2、产业支撑:提供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
案例 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办公室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艾哈迈德·白鑫,这个原本打算在银川只待3个月的埃及人,一待就将近5年。4年前,他和合伙人张时荣联合创办了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公司。公司成立4年来,先后翻译及版权输出阿拉伯语图书440余册,目前智慧宫已获得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中阿文互译市场70%以上的份额。
智慧宫文化传媒公司只是“一带一路”战略带动沿线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是和平之路,更是文化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张时荣介绍说,目前,在阿拉伯图书市场看到的90%的中国图书是智慧宫贡献的,未来,我们将在宁夏设立阿拉伯国家出版商协会驻中国办事处,把宁夏打造成中阿文互译中心和版权交易中心。
古丝绸之路曾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如今,“一带一路”战略将东亚、中亚等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战略构想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产业发展商机。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有很多特色文化资源,在资本聚合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合作国家的文化资源特性,建构不同价值形态的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平台,通过产业资本来发展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业态,从而实现保护不同的文化生态,这是极为重要又极具战略前瞻性的突破口与重要抓手。”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分析指出。
为促进“一带一路”互利合作走向纵深,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出,“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等具体部署和举措。
“‘一带一路’给宁夏等丝路沿线省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企业发展主动性很强,某种程度上在推着政府走。”宁夏文化厅副厅长杜秀岚同时指出,在发展中我们依然面临产业“小、散、弱”的局面,缺乏龙头企业、缺少专业人才。未来要在顶层设计上提出具体规划,在基础设施上,比如铁路和航空专线上给予支持,给企业开拓市场“推一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特色资源“走出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教授表示:“文化具有先天优势,在国际交流、国际贸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化及其产业拓展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与视角,其战略意义不低于基础设施在互联互通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要打造文化资源资产化平台和机制,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及民间力量的参与,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积极的实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