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要有新“思路”(4)

新“丝路”要有新“思路”(4)

——透视“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维度

链接    

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丝绸之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空间概念和文化概念,丝绸之路文化是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加快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我们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的交流交往,夯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促进实现沿线各国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缺少创新的激情,缺少对传统的继承;不缺少对外开放的勇气,缺少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不缺少国家对文化的资金投入,缺少精品力作的大师级人物的诞生;不缺少历史文化的资源,缺少当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有了“新思路”才能有“新丝路”。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在“一带一路”格局中,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战略要前置,一方面可以建立共识,清除战略误解,减少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也可以丰富与壮大“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与规模。文化的交流、资源的整合开发、产业的规模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平台机制的形成上,这样既可以提升有效性,又可以持续做大规模。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学栋:“一带一路”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创新合作模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在“一带一路”的每一点、每一处,都是文化创意元素的“聚宝盆”,整个“一带一路”就是发现和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宝库”。“一带一路”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互联网”+“一带一路”+“人脑的创造力”所爆发出的创意正能量,必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乘数效应。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