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的重点(2)

稳增长的重点(2)

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的这种替代关系,经济学早已讲得明白,所谓“财政挤出效应”、“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说的就是这回事。令人不解的是,不知何故学界却一直未予重视。我想这大概是人们只相信眼见为实的缘故吧。比如政府扩投资能创造就业是可看见的事实,官方也有数据发布;而政府扩投资挤出多少企业投资从而减少多少就业,这事实却看不见。可看不见的事实也是事实,设想一下,若政府少投资而多减税,让企业少缴税多投资是否也能创造同样的就业呢?

是的,稳增长其实还有一个思路:推进与改善供给。面对产能过剩,除了扩内需也可从供给方面下力。绝非异想天开,经济学有凯恩斯学派,同时也有供给学派。上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走出萧条用的是凯恩斯学说;但70年代美国摆脱滞胀用的则是供给学派理论。供给学派能在美国成功,说明它有可取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行压力当前我们何不用来试试?

事实上,凯恩斯学派与供给学派也非全然对立,目标都是扩大就业。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以政府投资为重点;后者则主张以鼓励企业投资为重点。体现在政策层面,前者是发国债,后者是减税。读者应该记得,国务院当初推出积极财政政策时很多人不解,问财政政策只分扩张与紧缩两种,何来积极财政政策?现在清楚了,积极财政政策是泛指刺激投资的政策。发国债(扩张)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也是积极财政政策。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问,今天政府为稳增长强调积极财政政策不变,那么重点是发债还是减税?若问我的意见我选减税。国债当然还可继续发,但规模要控制。要知道,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只是原因之一,关键在两点:一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未起决定作用;二是产业政策推波助澜。第一点有目共睹。第二点有事实为证:“九五”时期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十五”时期出现过剩;而2009年产业政策要振兴的十大行业,到2013年则严重过剩。

最近有句话很流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话由李克强总理首提。不知读者怎么想,我倒觉得这是一个信号,预示鼓励企业投资有可能成为今后稳增长的重点。若果如此,我举双手赞成。在我看来,鼓励企业投资可一箭三雕:一是消化现有库存;二是创造就业、税收;三是便于用市场机制调结构,因为相比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更尊重市场。

道理虽如此,可目前仍有一点我拿不准。困难在于,鼓励企业投资得多减税,当前财政吃紧,政府会不会担心财政减收而举棋不定?其实这担心大可不必。供给学派“拉弗曲线”我解释过多次,何况之前又有里根的“减税试验”,有此担心的朋友去找相关文献看看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