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政治学进入发展新阶段(2)

中国比较政治学进入发展新阶段(2)

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在中外学者的互动中,在学科知识的交流中,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正经历着新一轮的研究高潮,而其特质将会是多重意义上的学科转型。

拓展研究视域。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发达国家和传统强国,当下乃至未来,中国学者无疑会将更多精力投注到亚非拉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有更多联系的国家群体,例如“金砖国家”、周边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这种研究视域的扩展十分必要并迫切。在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商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尤其是进入不发达国家的时候,相应的知识供给却极度稀缺。已有的比较政治学积累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中国学者应担当起拓展研究视域的使命与责任。

拓展研究主题。以往的比较政治学主要致力于被动地填补知识空缺,今后应更主动地选择和拓展新的研究主题。面对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挑战,面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比较研究,从更广泛的全球治理、地区治理和国家治理经验中寻求启发,寻找适应中国发展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创新研究方法。以往我们的研究主要依赖于二手文字资料和前人的知识积累,当下和未来应该更注重直接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有中外双边教育交流的发展,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深入世界各国展开专业研究,还会有客商者、侨居者和旅游者以独特视角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参与式研究。借助于当代新的科技手段和认知方法,这些努力必定会发展出更加丰富的方法论。

提出新的比较参照体系。以往我们主要依据源于西方经验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脉络分析、研究各国政治现象和世界政治发展,今后应在更加深刻认知自身与世界的基础上,根据从中国自身发展所概括生成的经验认知和理论观念,形成具有中国化理论创新特征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工具,进而提出具有全新意义的研究议题和学理框架。

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往,比较政治学尚处在学科起步的层级,难以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未来,中国学者应充分利用新的研究条件、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努力提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学术对话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研究成果中,不仅中国经验的独特性和可供借鉴之处能够得到深刻说明和阐释,同时能够矫正西方中心主义的偏狭,比较政治学的学术价值也会得到更好体现。

当代中国的比较政治学,与国家的成长共长,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当下,比较政治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需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提供知识支撑、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