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7)

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7)

(六)结论:要想稳定太平洋,美国只有与中国握手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上世纪整整100年的历史表明,良好的中美关系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的基础。1895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崛起于东北亚。20世纪初占领朝鲜、中国东北,并在美国的绥靖下在30年代末全面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40年代日本进入南洋英美势力范围并在袭击珍珠港后发动太平洋战争。此后美国寻求中国帮助,在中美的联合中,日本战败并在雅尔塔体系中被迫大体退回明治时代的版图。现在回想起来,太平洋战争的发生,美国也负有相应的绥靖责任。在珍珠港事件前一个月即1941年11月,罗斯福还“愿意同日本联系,想法缔结一种联合公约来维护太平洋的和平”,[60]只是当日本人打了美国之后,罗斯福才转而死死地拉住曾被他当作“额外负担”的中国,[61]让中国帮他消化日本造成的恶果。[62]在开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上美国给了中国和苏联不少承诺,[63]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太平洋战争胜利后雅尔塔体系下的远东格局。

太平洋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好了伤疤忘了痛。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后,美中关系恶化。1950年至1954年间,美国出现极端反共反华的麦卡锡主义。1959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与苏联赫鲁晓夫会谈后,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形成所谓“戴维营精神”,鼓吹美苏决定国际形势,其结果是美国在60、70年代差点被苏联人赶出印度洋。这迫使反共老手尼克松屈尊于1972年来中国求救,并与中国再次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导致苏联在亚洲的攻势受挫并于90年代初自我解体。

21世纪的美国历史仿佛又回到20世纪初的西奥多·罗斯福时代:面对日本崛起且试图打破远东凡尔赛格局,西奥多·罗斯福以牺牲中国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价绥靖日本,其后果是老罗斯福搬起的日本之石砸在了小罗斯福的脚上。21世纪初,美国一些少不更事的领袖们又开始玩火,试图再以牺牲中国和远东雅尔塔体系的代价绥靖日本,其结果恐怕也不乐观,因为由美国人点燃的火势并非是随着美国人的指向而是随着风向蔓延的。在此,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太平洋再次失控,如果日本之火再次烧到太平洋东岸,[64]美国是否又要再次寻求中国和俄国的帮助?

值得说明的是,目前的美日合作,乃至所谓的“美台合作”,已不仅仅是冷战层面即以遏制中国和俄国为目标的合作,而是已有了地区性战略合作,破坏远东雅尔塔和平的内容。美国已向世界透露出“埋葬雅尔塔遗产”的意愿,日本更是随声附和并谨小慎微的试探亚洲人接受日本“咸鱼翻身”的底线。[65]

20世纪整整100年的历史还表明:不管美国如何强大,要想稳定太平洋,它就必须实行与大国,尤其是与中国合作的政策。从古罗马到大英帝国的历史表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帝国有那么大的实力可以长期单独包揽和支配世界,美国也不能例外。20世纪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冷战以及21世纪美国在中东中亚开展反恐战争的结果反复表明,美国并不能独立承担改造全球政治,甚至地区政治的重任。在亚洲近现代史上,向美国正式宣战并打到美国的只有现在声称为美国“盟友”的日本。而亚洲如不出现20世纪40年代那种于日本有利而于中国和苏联不利的地缘政治环境,日本就根本没有向美国发难的政治条件。相反,中美合作则是经过历史考验从而是相对稳定的战略层面的合作关系。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如果要想锁定太平洋,并有效扭转自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国势的迅速衰落,历史经验告诉美国,只有与中国握手,握手当然只能是尼克松式的握手。[66]

 

[1] 关于这两种形势判断及其解释,可参阅安卫、李东燕编:《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国著名学者探讨21世纪的国际焦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远东地区,是欧洲人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东部地区的称呼,以后广泛流行。一般指中国东部、朝鲜、日本、菲律宾和苏联太平洋沿岸地区。但在本文中,也用“亚太”一词,这是从亚洲的视角看欧洲人的“远东”,但所含范围要大于欧洲人的“远东”范围。由于雅尔塔体系是以西方人为主要方奠定的,故本文中用“雅尔塔远东格局”的概念,同时也表明它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另外,本文中所涉“日本”、“台湾”,有时指日本右翼和“台独”势力,而非日本全体人民和台湾全体同胞。下不赘述。

[3]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59页。

[4]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中国对台湾行使的只是皇权下而非现代法权意义上的统治和管辖权,而后者却是现代主权的法律地位确立的法理基础。正是雅尔塔体系将台湾地区纳入法权意义上的中国主权之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7]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特里斯特”(1946),J.艾捷尔编,赵一凡、郭学良主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Words That Make America Great),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635页。

[8] “开罗宣言”,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59页。

[9] 周建明、张曙光著:《美国安全解读》,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关于美国近些年各种国防报告中的中国视角,可参考周建明、张曙光著:《实力与威胁:美国国防战略界评估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周建明、张曙光编译:《以军事力量谋求绝对安全》,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周建明主编:《美国的国防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 美国《大西洋月刊》2005年6月发表新保守主义学者卡普兰题为《我们应如何与中国作战:另一场冷战》(“How We Would Fight China:The Next Cold War”)的文章,建议美国把军事势力的重点从中东转向太平洋,并与亚洲各国建立新型盟友关系,共同遏制中国的强大。卡普兰在文章中称,中东对美国来说只是一个短暂的小插曲,而美国军队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争夺将是21世纪的标志,“和俄罗斯相比,中国将是一个更难应付的敌手”。卡普兰的结论是: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敌人,并建议美国必须在军事和外交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去遏制它。

这种冷战思维正是目前美国政府防御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积极推广的联合作战计划,还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近期在新加坡提出的中国军费和武力增长论,都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意图。自2005年6月初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美日两国将签署联合作战计划以来,日本媒体对此大肆宣扬。许多军事专家在仔细研读了其角色分担的具体内容后纷纷表示,这项联合作战计划明显针对中国。日本《产经新闻》连日刊载文章披露了“联合作战计划”的部分内容,其中引人关注的一点是美军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新航母战斗群的消息。在联合作战计划中,美国打算提高陆海空的综合协调作战能力,建设夏威夷和关岛的核潜艇根据地,增强战略轰炸机的战斗力,并将一支新航空母舰战斗群部署到日本。日本媒体指出,中国被划在了“不稳定弧线”内,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缓和的“包围战略”,以阻止中国进出亚太地区,至少也是要将中国排除出以东海和南海为中心的海域,并把日本建设成前线的战略基地。资料来源:“美日构筑西太平洋包围圈 意图实施对华遏制”

2006年6月16日,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说,美国支持在联合国安理会至少增设2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包括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