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维廉:母亲用英语向全世界播报 中国抗战

甘维廉:母亲用英语向全世界播报 中国抗战

摘要:从南京辗转逃难到重庆之后,在防空洞里躲轰炸成了甘维廉一家七口的“日常”生活。他的母亲,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迁至重庆后独立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播音员,对于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和中国军民奋力抗日的新闻,都是由她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广播。

1938年甘维廉(右一)一家逃难途中拍的全家福。

1938年甘维廉(右一)一家逃难途中拍的全家福。

人物简介

甘维廉,祖籍福州,1931年出生于福州,在家中五兄妹中排行老三。1938年甘维廉随家人逃难到重庆,住在枣子岚垭下罗家湾36号,曾就读于徳精小学、巴蜀初级中学和求精中学,在重庆生活了逾八年,直至1947年夏才离开。现居福建福州。

从南京辗转逃难到重庆之后,在防空洞里躲轰炸成了甘维廉一家七口的“日常”生活。他的母亲,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迁至重庆后独立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播音员,对于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和中国军民奋力抗日的新闻,都是由她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广播。

如今,甘维廉已是84岁的老人,但对记者口述往事时,记忆依旧那样鲜活。以下是他的口述回忆。

在大屠杀之前逃出南京

我的父亲甘澐是近代中国海军少将甘联璈之子,母亲刘海崙(原名刘玉蝶)是加拿大华侨。

1925年8月,同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书的两人喜结连理,当地报纸报道了他们的婚礼。

1928年,父母谢绝了高薪聘请,坚持回国。回国后,母亲在上海的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远东大学担任英语教员。1934年被中央政治学校(后改为国立中央政治大学)聘为英语教授,次年又被南京的中央广播电台录用为英语播音员。当时父亲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都靠母亲的薪水维持,日子虽然拮据,但还算太平。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