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 彪炳千秋(2)

浴血奋战 彪炳千秋(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将之概括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四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贯穿于战斗

为什么抗日战场能成为承载抗战精神的地标?采访中,国防大学教授孙存良表示,抗战精神虽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而它的内涵在抗日战场能得到直观的呈现。英勇的中国军人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阻击、歼灭日军。他们或固守阵地,或夺回领土,“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举,和那片战场一起,都留在了民族记忆当中。

在淞沪战场,中国军队投入80余万兵力,付出死伤30万的代价与日军激战达数月之久,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在平型关外,八路军连夜冒雨前往乔沟埋伏,穿着草鞋、在雨后的泥淖之中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肉搏。这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冀中地区,面对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当地军民在敌后挖起1万多公里的地道,构筑起“地下长城”,坚持与进行“大扫荡”的日军周旋;在山东南部,一支不足百人的铁道游击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与日伪军殊死搏斗,最终迫使数千之众的日军向他们投降。这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此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抗战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在各种战场的故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身临其境的“震撼教育”

沿着龙陵松山的步行道而上,各种各样的战地设施随处可见。战壕、碉堡、掩体、兵舍,尤其是碉堡集群分布的设置让人不得不感慨当年中国军队夺取阵地之艰苦。而身旁泥土中夹杂着大量的弹壳和炮弹碎片更是让人在脑海中浮现“枪林弹雨”的场面。

据松山抗战遗址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清明及抗战纪念日前后,松山都会迎来很多缅怀先烈的参观者。面对这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大型战场,不少人都表示在此获得了“震撼教育”,这种对抗战精神“身临其境”的理解效果远远好于课堂上的讲授。

“参观战场是继承发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方式。而想要获得好的效果,就需要保存好遗迹,甚至一定程度上根据历史复原一些场景。”山东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告诉记者。

事实上,许多战场遗址所在地已经在进行综合性的保护开发。比如松山除了战场遗址的保存,同时还在附近设立了远征军雕塑群、滇缅公路纪念馆,形成配套景点使“地标”内容更丰富。而在平型关,原战场还将设置复原场景的雕塑、请参观者参与互动的模拟战斗体验,抗战精神更将在无形之中被大家理解并铭记。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