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喊一喊”到真抓实干,有干部称“工作常态是两地折返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通过挂职,北京的干部更能认识到,不协同发展北京的城市病很难解决;河北的干部也更能理解北京的难处,而不是一味抱怨。双方不再在一些问题上“扯皮”。河北的干部来北京挂职,可以把好的项目带回去,而北京的干部到河北挂职可以对接此前的一些资源,推动河北的发展。
北京市一位到河北挂职的干部表示,虽然距离很近,但过去对邻居的行政区划都搞不清楚,现在挂职,要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协同发展,不少干部已经从原来的“喊一喊”“议一议”变成真抓实干了。
对此,一位干部举例,“北京一些产业园区土地资源有限,一些好项目无法落地,结果一拒了之。但把合适的项目推荐给河北一些园区,却能解决河北的大问题。”他表示,以往北京干部有能力,但没这个意识,也没动力,通过大批干部的互换挂职,能建立起两地干部协同发展、整体布局的大局观。
挂职承德市农牧局副局长的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局副局长郅景平说,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北京很多产业需要外迁,但在项目外迁过程中,落地在哪并没有固定区域。“我们将联系北京的部门逐一‘攻关’,如果遇到困难,就争取一点一点跑下来。”
“除了具体产业项目的对接,干部的互换也助于打破信息交流、人才流动的壁垒。”挂职廊坊市发改委副主任的北京大兴区团委副书记靳璐以自己为例说,虽然工作跨度较大,但可以在推动多角度资源对接和人才交流方面提供更多信息和渠道。
一些干部感慨,双向任职,对干部也是锻炼和挑战。一位干部举例:“现在的工作常态就是两地折返跑,上午在北京参加会议,下午就回河北参加调研,为准备第二天一早的会议,晚上又回到北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