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提拔”的历史镜鉴(3)

“带病提拔”的历史镜鉴(3)

营造清廉氛围

有人说,朱元璋是靠残酷的杀戮手段来遏制腐败、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未免有失公允。事实上,朱元璋深知釜底抽薪远比扬汤止沸的效果好,因此,他竭力营造良好的官场氛围,力图增强官吏的“免疫”能力,保持健康躯体,客观上形成官吏不想“带病”、自觉远离贪腐病毒的清廉风气。

一是廉洁自律,率先垂范。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后来坐了皇位,深知奢侈之风不可开,故对自己要求一直很严格。二是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朱元璋并非不教而诛,他一直注重对官吏廉洁的教育。登基伊始,他就谆谆告诫官吏:“现天下刚定,百姓财力乏困,比如初飞之鸟不能拔其羽毛。”他还屡次召集群臣,说道:“朕过去在民间,曾见到县官儒生们多因疏阔而废事,当胥吏的多因奸诈而弄法,导致百姓无法生存。”“贪赃枉法之弊不除,要想成善政,那是万万不能的。卿等要体察朕言:若守己廉而奉公,有如人行坦途,从容自在;如贪赃枉法有如在荆棘丛中穿行,寸步难行,纵使能侥幸逃出,也会体无完肤,卿等切切牢记。”为唤醒官吏的良心,他还把农民的痛苦编成一本书,叫《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吏,人手一册。用心良苦,可见一斑。三是褒奖廉吏,树立榜样。朱元璋为防止官吏“带病”,肃贪的同时不忘正面引导,褒扬清廉。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始终把官吏廉洁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铁腕肃贪,雷厉风行,刚柔相济,双管齐下,明朝初期官场风气为之一新,百姓乐业,河清海晏,鲜有官员“带病提拔”,廉吏清官倒随处可见。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朝宣宗宣德年间,长达百余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