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伤作文” 别因争论忘了痛(4)

“最悲伤作文” 别因争论忘了痛(4)

【启示与思考】

这是一个懂事可爱令人敬佩的好姑娘。父母双亡之后,她一个人挑起了全家的重担,放学回家之后,做饭、喂猪、下地干活,还要照顾两个更小的弟弟。自己一边想念父母怜爱的温度,一边已经把爱施于更小的弟弟。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作出很大努力,国家和社会也为扶贫做了许多工作,像木苦依伍木这样的孩子,每个月能够领到678元的补贴,不至于食不果腹,但整个大凉山彝族地区报道出来的贫困现状,还是令城里人感到吃惊。

明晰了“最悲伤作文”小主人现在真实的生活现状,也知道了小女孩现在最需要的所在,社会和媒体也可以把关注的焦点,从“泪”点转移到对木苦依五木今后生活的亲情关怀上来。针对她父母去世、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和哥哥姐姐外出打工的实际,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以及当地政府,要把长效性的亲情帮扶和阶段性的爱心救助,充分结合起来,使得这个处在大凉山身处的小女孩不会再因为亲情的缺失而流泪,让她能够在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下,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呵护,让她笑颜常开、与幸福常伴。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国家很多的地方,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不少像“最悲伤作文”主人公一样,贫困而又缺失亲情的孩子,我们要正视这个严峻的现实,更要想法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习总书记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和扶贫工作,曾经使用了一个最能体现政策温情的字眼,叫“精准”扶贫。习总书记所说的精准扶贫,我想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准扶贫,亲情上的“精准”帮扶与呵护,也应该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与扶贫的应有之意。因此,我们对于“最悲伤作文”的关注,不能仅止于“泪”,更在于用实际行动的“干”和“帮”。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