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运行分析及政策思考(4)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运行分析及政策思考(4)

下半年基本走势及相关政策思考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下行的总体态势没有逆转,经济运行分化态势更趋明显,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但一些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逐步积累。综合判断,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可能小幅上扬,全年呈现“低开、稳走、向好”态势,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和定向调控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有效把握政策着力点,积极引导市场预期

一方面,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对待稳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中央政府既要向下传导压力,更要传递信心,不能因一时的经济增速波动而过度刺激,也不能一味地运用传统政策工具应对新问题,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一,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政策平衡点,不利于调结构的短期刺激政策要审慎出台。其二,把握稳增长政策出台的有利时机,加强宏观经济形势预判和市场预期引导。其三,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针对不同区域和行业灵活实施定向调控,同时确保调控不出现逆向传导。

另一方面,要从稳定预期的角度发挥政策作用。上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降准降息、减税降费、降低电价、增发债券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对于促进当前经济平稳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都具有积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发挥消费新业态的政策支持力度。围绕各项政策举措,研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配套政策,切实提高各项政策措施的透明度。

——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有效内需扩张

一是谋划一批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民生的投资项目。充分依托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牢固树立政府的契约意识和信用意识。

二是挖掘消费需求潜力与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并重。一方面,应尽快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逐步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旅游、文化、教育等传统消费升级,培育信息消费、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加快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三是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和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大外贸品牌建设,扩大自主品牌出口,加快外贸出口基地和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尽快出台进出口环节收费“正面清单”,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支持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工业设计等,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二是支持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包括行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科技研发,推进自主创新装备技术产业化。四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

——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

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些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短期内的政策措施很难见到实效,最终必须通过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比如,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民营资本参股入股村镇银行、地方性银行等小金融机构。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特别要增加贷款成本定价透明度,杜绝不合理的变相收费行为。建议制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扶持政策或税收优惠,尽快出台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着力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三证合一”。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