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经济发展的生态边界

确立经济发展的生态边界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全球生态治理的人类共识逐步形成。全球生态治理背景下的生态经济研究如何进行?这已成为国际生态经济学界共同探讨的重大前沿问题。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滨州举行。海内外50余位学者围绕全球危机、人类共识与生态治理、生态治理背景下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研究的国别(地区)比较等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展开学术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要求

蔡昉表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果说,某种程度上过去的认识是将资源环境当作保证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工具的话,现在已经提升到将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本身。以前我们经常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现在我们的认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正是发展观念转变的体现:不仅仅是为了GDP保护环境资源,资源、环境、生态,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清洁的空气……这本身就是我们发展的目的。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将实现良好生态环境涵盖在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中,由政府承担起这份责任,体现了先进的执政理念。

有人评价我国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关节能减排问题的重视,是被动应付国际压力。蔡昉表示,这样的认识是一种偏见。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是国际性话题,而中国是全球的一部分,我们对环境资源的重视恰恰反映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自觉与主动;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内生的必然要求。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康世坦也认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纪元)已经开始,人类应打破对“为了经济增长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发展模式的依循,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理想的,内生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存中的经济。

生态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康世坦对“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发展、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这些问题没有被现存的任何单一学科所覆盖,而生态经济学则试图在它们的交叉领域作一个尝试,积极应用新角度、新手段研究生态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