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处理不能逃避“战争加害”责任(4)

日本战后处理不能逃避“战争加害”责任(4)

中日历史问题本质和趋向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我们经常讲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枢纽,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从沉沦向上升转折的关键点。在抗日战争的后期,中国的确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国家,成为当时的四大国之一。但是,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不心悦诚服,中国对自己的大国地位的认识也不很清晰。但是在战后将近70年的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则已是无可争议的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了。回想1840年以来被列强强加不同等条约的中国社会,有多少人渴望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也进行了努力和抗争,但一次次的斗争都一次次的失败,结果是屈辱地割地赔款。只有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才取得了战胜者的身份,根本改变了被列强欺凌的局面。

当然,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还与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有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样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抗战胜利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45年的时候,中国工业产品所有品种全部低于美国同期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于2000多倍,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还不能自给。但今天,GDP的排名,中国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从2010年就开始超越了日本。这一张图表明了近年来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的红色曲线迅速上升,与日本的蓝色平缓的曲线形成明显对比。

中日两国是近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高速发展,曾在60-70年代的日本发生过,但那一现象对日本来说已经是历史了。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于日本的中国迅速超过日本的现实,则使许多日本人感到惊讶。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日本人认为中国的发展给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承认现实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便车的日本企业家大有人在。但日本的右翼和保守派却不那样看,他们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对日本的威胁,感到难以适应。而把中国的发展宣传为中国的威胁,正好被用来作为推行其修改和平宪法的借口。而日本保守势力的活动,因为迎合了美国所谓“重返亚洲”的战略目标,所以同美国抑制中国的动作,这就是近年来中日关系发生剧烈动荡,面临邦交正常化42年来最困难局面的重要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方面在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上出现的消极举动,破坏了抗战胜利后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建立的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更给中日关系造成了新的重大的政治障碍。

我们已经看到,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为了让国际社会了解历史的真实和经验教训,我们与安倍政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中日关系的前景应当如何看呢?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前面已经谈到,战后的日本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战前不可相提并论了。虽然日本政治近年右倾化比较明显,但维护和平的力量制约右翼与保守势力的为所欲为的现实也不可忽视。我觉得,我们应当与日本的进步力量一起,反对安倍政权将日本政治拉向右倾的道路。

我们看到,今后的中日国力的对比,肯定会继续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将持续增强。之所以深信这一点,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如果说国与国较量的话,最根本的是国家实力的较量。抗战前期之所以出现战略退却和战略相持的艰苦阶段,就是因为近代以来不断衰弱的中国难以与刚刚崛起的日本对抗。今天的中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关键的也是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壮大。而战后中国壮大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在和平的大背景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发展,同时努力营造对我们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作为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周边和世界本来是积极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渲染“中国威胁论”,其实是一方面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还没有建立信心。所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把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今后在引导和规范中日关系的资源和手段方面会越来越主动,对付右翼与保守势力也越来越有信心、耐心。

第二,与前一条紧密相关,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蕴藏着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团结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精神力量。近代以来列强之所以能够用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中国,就是钻了当时我们的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的空子。抗战之所以能够胜利,中华民族之所以取得解放,则是建立了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所以,这一条经验,也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特别值得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能够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的中国外交积极争取主动,同时不失灵活,是战争中的重要战线。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把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事业与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人类共同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今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争取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要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发展壮大肯定会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项目的中方首席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2006年起主持中日两国政府间历史问题对话,担任中方首席委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