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核心要点:

■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首先要深刻理解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元,对于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要求也更高。

■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牢牢把握文艺批评的导向和标准,对各种不良艺术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

■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正确认识文艺作品的“两个属性”,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是文艺工作的目标,但是社会效益应该放在首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 文艺事业的繁荣,需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艺术领军人物。他们对内应成为引领社会风尚、产生积极影响的文艺旗帜,对外应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是文艺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讲话旗帜鲜明、鞭辟入里地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

一、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首先要深刻理解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元,对于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风格等要求也更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抒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通过更好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要深深懂得文艺更需要人民。人民的实践、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一部文艺作品要做到有崇高之美、信仰之美,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文艺工作者坚持贯彻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创作态度和艺术宗旨。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上,感受百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坚实脚步,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