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百团大战:冒着战火前进

梁云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云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903/835555.shtml

 

梁云祥:我们都知道,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时期最大规模的一场正规战,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来回顾一下百团大战之前的背景,这就涉及到国共两党的问题,国共两党虽然合作,但实际上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抗战刚开始的时候,正面战场基本上是国民党军队,后来随着日军被阻挡在山西,形成了所谓的战略僵持,敌后根据地的作用就显得大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后来的发展中,作用发挥比较大,尤其是百团大战,这是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领导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争。

王  键: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的进程。1937年日本首先挑起卢沟桥事变,同时向上海发动进攻,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发起了淞沪战役,之后有忻口战役、徐州战役和武汉保卫战等一些正规的大会战。

梁云祥:从两个方向,北方是卢沟桥事变,京津地区沦陷。通过娘子关向山西进攻,发动忻口战役。在南方,挑起八一三淞沪会战,又沿着长江,向南京、武汉、长沙、徐州,这样就打过来,基本上是两条线。

王  键:我们知道,在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时候,驻守北平的是西北军29军,宋哲元的部队,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不是很强,在日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基本上招架不住。在日本向上海发起八一三之后,蒋介石希望改善中日战争的状态,把北方的战场转移到东方来。所以蒋介石在上海保卫战也就是淞沪战役中投入了主力,中央军的教导总队等,几十万的精锐部队布防在上海沿线一带。

梁云祥:虽然淞沪战役最后是中国军队失败了,但是实际上粉碎了日军当时卢沟桥事变之后,号称是三个月消灭中国的狂妄叫嚣。淞沪战役打了差不多三个月。

王  键:对,淞沪战役是抗日战争国民党正规作战,我认为应该给予高度评价。当时日军从江苏登陆,10万多日军要包抄中国守军的背后,国民党守军被迫撤退。毕竟日本军国主义整体实力要比我们强,国民党军队从淞沪抗战战场全面撤退,撤退的一个前提要保护实力。国民党撤退前夕出现了一个八百壮士,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战例。

梁云祥: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浩然正气。

王  键:同仇为忾,英勇作战。当时谢晋元是一个普通的团副,率领着一个营400余人,坚守着四行仓库,四家银行。

梁云祥:上海四行仓库,而且这里面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

王  键: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不仅是他们在英勇作战,而且得到了当时上海市民、上海各阶层,包括全中国人民的支持。通过捐款捐物等形式,包括出现了在守军作战的时候,一位叫杨慧敏的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去送国旗,当然当时是中华民国国旗,但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氛围。有关杨慧敏献旗和八百壮士,后来台湾拍了的一部电影叫《八百壮士》,今年中国也正在投入拍摄,管虎当导演。我认为八百壮士这个战例体现了中国人绝不投降、顽强作战的民族精神。

梁云祥:虽然它只是一个局部的战例,但是在淞沪会战中是有代表性的。

王  键:当时,这400人坚守仓库,打了四天四夜,外面围攻的日军是5000多人,就是攻不下来,所以日本人也感觉中国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梁云祥:中国军队还是比较顽强的。

王  键:这是淞沪抗战中的一个典型。很可惜的是,后来经过协商,这批守军撤到租界,在1941年日军占领租界发动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之后,这400名将士,除了谢晋元在此之前被叛徒谋杀,其余都被日军强行送到各地做劳工,日本投降以后活下来的人不多,后来他们就守在谢晋元的墓旁边。

梁云祥:所以这个应该是被纪念的。八百壮士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王  键:对,我完全赞同。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如果出现更多的八百壮士,那战争的进程就不一样了。

梁云祥:淞沪会战打了差不多三个月,紧接着就是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我们都知道,因为有南京大屠杀。

王  键:9月13号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持续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确实是惨无人道、举世罕见。

梁云祥: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但南京保卫战打得很短。因为南京当时虽然是首都,但实际上已经准备放弃了,只留下了十几万军队。    王  键:对,当时唐生智主动请缨说,他要承担南京守卫的职责,蒋介石当时讲要象征性打一下,不然作为首都,说不过去。

梁云祥:而且如果丝毫不抵抗就放弃,会影响民心、动摇军心。

王  键:非常可惜的是,在唐生智下令撤退的时候,没有把命令有效地传到各个作战单位。

梁云祥:据说是有各种说法,当时通讯系统好多都被打坏了,之前说要坚决抵抗,后来看大势已去,蒋介石下命令给唐生智,说要撤,但是撤的命令很多地方没有收到,因此就比较混乱,据说还发生了互相踩踏。

王  键:而且守在江对岸汤恩伯的部队,他们认为那些按照命令撤退的部队是败退的,不应该退,还得打。

梁云祥:总之通过南京保卫战,暴露了中国军队的很多弱点,不仅仅是战斗力、装备不如日军,我们的统一协调能力也很差。

王  键:而且当时产生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恐日现象。一听说日军过来了,10万日军登陆吴淞口,淞沪前线的很多国民党守军没有接到命令就擅自撤退了。到了南京保卫战,当时松井石根下了一个最后通牒命令,当时国民党的守军就觉得,只有跑掉了。

梁云祥:所以军心动摇,而且非常不协调。

王  键:对,恐日现象非常严重,宣传也不到位。

梁云祥:总之,当时总体上日军和国军的实力对比应该说我们确实不如人家。

王  键:我们只是在人数上比人家强,军事装备上差一点。

梁云祥: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还抵抗了几个月,至少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而且给整个中华民族争取了一些时间。

王  键:给民族企业的撤退创造了条件。

梁云祥:在这之后,在正面战场,还有台儿庄战役,就是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以及忻口战役,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军继续进攻。还包括平型关战役,这是共产党在改编之后,第一次参加对日作战。

王  键:也是国共合作的一个典型的战例。

梁云祥: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之后,还有徐州会战,也应该提一下。

王  键:对,徐州会战最典型的是台儿庄战役,我们知道,台儿庄战役虽然国民党在数量上是超越日军的,但是日军的战斗力我们是知道的,在那样的前提下,国民党也是取得台儿庄的大捷。我想,从战役的角度上讲,当时对中国抗日整个形势的影响是巨大的。

梁云祥:就像你说的,淞沪会战之后,尤其是南京保卫战之后,国军基本上是个败退的趋势,在败退的过程中甚至都有点风声鹤唳。所以说,徐州会战不管是能挺住多长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而且确实也取得了一定胜利,消灭了日军。

王  键:已经是相当的胜利了。

梁云祥:所以对稳定全国军心、民心,还是有好处的。

王  键:非常有影响的。刚才梁教授讲了,因为在南京保卫战中,日本大肆屠杀中国军民,这个消息传到国人的耳朵里,当时徐州的将士非常气愤,说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跟日本鬼子干一仗,所以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当时徐州前线战士的巨大愤慨。很多当时参加台儿庄徐州会战的国民党将领,他们的回忆和当时的报道都记载着这些内容,就说你这样屠杀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必须要打,跟你干一场。

梁云祥:实际上南京大屠杀激起了全中华民族的愤慨。

王  键:虽然日本到今天还不承认它的战争罪行,但是在当时,南京大屠杀更加激起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去年2月27号,人大七次会议把12月13号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同时把9月3号定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我想日本侵略者给我们造成的血腥的大屠杀,我们中华民族要永远牢记,这是公祭日设立的必然前提。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