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改善西藏民生:
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
西藏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发展稳定,高度关心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就曾强调,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着重强调“富民兴藏”这一重要工作原则。他指出,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撰文指出,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归根到底,为的就是稳藏安民、富民兴藏。“中央新的治藏方略的亮点之一是‘富民兴藏’和‘凝聚人心’,就是民生工程与民心工程并重。”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永彬认为,“六个必须”中的“五个必须”都与民生和民心直接相关,“富民兴藏”和“凝聚人心”,就是要做好藏区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工作,“通俗来讲就是‘管好肚子’和‘管好脑子’”,使藏区各族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发扬爱国爱教传统:
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
藏传佛教有爱国爱教的传统,做好藏传佛教工作是促进西藏长治久安的一个重点。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会见过第十一世班禅,并在论坛发表重要讲话。2011年7月,作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来到大昭寺勉励宗教界人士,精进学识提高修养,以信为本、以戒为师,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今年5月,习近平曾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针对宗教问题专门指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6月,在接受班禅拜见时,习近平再次针对西藏宗教工作指出,要积极开展教义阐释,弘扬藏传佛教教义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积极思想。“要大力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着重强调做好藏传佛教工作的重要性。
“发扬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传统,使宗教界为社会稳定、富民兴藏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题中之义。”郝时远指出,依法治藏,包括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求。因此,全面正确贯彻落实中共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最大范围地团结宗教界人士,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寻求共识,使宗教工作的群众性服务于凝聚人心的需要,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研究员杜永彬认为,中央新的治藏方略,不但要让藏区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成果,还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有机结合起来,物质治藏与精神治藏并重,不断增强治藏的效力和威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