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这为我们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目前,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首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围绕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当前,北京市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奋力推进新时期首都科学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促进首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关键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种种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在北京表现得尤为突出。适应新常态,北京要按照城市功能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加快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有舍有得、有进有退”,积极参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优势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尽快摆脱换挡焦虑、创新惰性、速度情结,更多依靠内涵式发展,在技术标准、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做好准备,对生产布局、产品前景、商业模式等做好论证,对“转哪些、往哪转、怎么转”作出理性判断和科学抉择。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和参与疏解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深刻认识到贯彻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发展所需,在积极承担责任的同时谋划好自身发展。围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等先行先试重点领域,集智聚力,参与建设。积极打造京外产业发展基地,引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向外埠疏解转移,实现共建双赢,为疏解非首都功能作出贡献。
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深入贯彻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推动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研究出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积极支持社会投资参与试点示范项目。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