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北京市按照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部署,突出“守法诚信”这一重点,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培训,组织普法教育进企业、进商会,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守法诚信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搞好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守法经营、依法治企等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力。三是正面引导,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树立一批可信、可比、可学的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四是加强法治文化和诚信文化建设,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法治信仰、强化规则意识、践行契约精神,完善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把法治文化、诚信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中共党员,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优良作风,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所谓“富二代”,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代表先进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争做青年的楷模;对于兼具党外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等多重身份特别是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士,以适当方法加强教育引导,体现热情关怀。
着力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有少数人出了一些问题,但绝大多数是好的。各级党委负责同志以及统战干部应积极主动同他们交思想上的朋友,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他们中很多人学历高、知识丰富,又有经营管理经验,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应畅通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支持他们积极参政议政,提高议政建言水平。教育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言出力。在政治安排方面,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切实做到“凡进必评”,把好入口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