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的政治意涵与国家形象(2)

阅兵的政治意涵与国家形象(2)

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阅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接受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最著名的包括开国大典阅兵、新中国成立后十周年阅兵、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阅兵以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这些纪念和阅兵活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立不屈的精神状态以及推进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这次阅兵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庆日阅兵不同,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代表着国家对民族先烈的祭祀,是对人民抗战的缅怀和对民族精神的纪念。这次阅兵不只是军事现役人员和军队装备的展示,同时还组织为国家和民族做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参加阅兵,而在抗战老兵中既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也有坚持抗战的国民党老兵,这代表了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各界的心声,即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殷切热盼。

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虚化历史,刻意曲解中国的和平诚意,力图通过离岸平衡遏制中国的迅猛发展,消解中国纪念抗战活动和阅兵的积极影响。其实,基于反思历史的启示,践行维护和平的理念,应该成为人类共有的、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价值观。和平是目的和归属,不是口号和手段,因此在国际政治和双边关系中,必须去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更不应重归冷战思维与行为模式,必须从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比对中汲取人类维护正义与塑造和平的动力与源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