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价值与道德精神

生命价值与道德精神

摘要: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是构成中国人信仰的核心。我们以伦理道德作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伦。

青史留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这种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成为优良的生命观、生命信仰、生命追求

怎样才能使生命的价值延长甚至不朽呢?两千多年前《左传》就有“三不朽”的回答: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处于“太上”位置并统率立功、立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从国家到社会到公民各8个字,三个层面实际上已构成一个体系,其中与个体修为关系最直接的是第三层,讲的是怎样做人———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4年“五四”在北大讲话)。末两句我们可以理解为立德兴国。所以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从表显层面到深沉层面至少有三层,依次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精神文化层,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人伦道德,没有国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国人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西方提到信仰,首推宗教信仰;儒家提到信仰,首重人伦道德。最明显的物态表现如:西方传统的村镇设教堂,我国传统的村镇有祠堂。祠堂记录着血缘传承、人伦次序,是伦理文化的载体,尤其在我国南方非常发达,至今很多年轻人成婚仍要进一下祠堂。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是上帝赐予的,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血肉相连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意识代代相传,不断强化,积淀成伦理型的中华文化,最注重人伦道德。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是构成中国人信仰的核心。我们以伦理道德作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伦。天伦之乐,这是华人的“福”,华人的天堂。

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能够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千古不朽的载体是什么?文天祥的回答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回答了三不朽的具体载体。青史留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这种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成为优良的生命观、生命信仰、生命追求。

古史书是社会公论的载体和传播媒体。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史官成为社会公论的主持人、公义的维护者。“秉笔直书”的史官和史书,连国君、大臣也害怕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显现了以《春秋》为传统的史书,能起到激浊扬清、弘扬道统的作用。可惜这种文化传统随着传统文化之被人疏远而疏远,其戒惧作用也随之消减。有的人,本有条件流芳,却因贪小利而失大节,贪眼前而误千秋,留下历史秽名,甚至遗臭多年。

重宗教的西方文化借重宗教、教会、教堂、宗教节日来培育道德意识;重人伦的中华文化则依托家庭、家教、家风、祠堂、人伦节日来培育道德伦理。可惜上个世纪经常贬抑伦理文化、轻忽家庭文化,造成断裂,致使我们的新道德建设缺失了一些重要的传统土壤、依托载体。现在是到了重振伦理文化、家庭文化、人伦节日体系的时候了!

我们的传统美德本来就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继承传统美德的这一优良传统,从百姓日常人伦抓起,从每个人自小怎样待人接物抓起,下大力气建设新伦常规范。

我们要建设的人伦关系,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双向互惠互动的伦理关系。现代应优先建设三大人伦关系:亲子关系(血缘伦理)、夫妻关系(婚姻伦理)、师生关系(层级伦理代表之一)。构建和睦共荣的血缘关系、和美共生的婚姻关系、和谐共进的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落实到: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我们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大力建设好当今的三伦。

我们可以重振优良传统,一方面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带来的发达媒体的作用;一方面像我们祖先那样发展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书,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这种的意念可以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

中华传统节日也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2015年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在致辞说:“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我看来,这是在新时代重振伦理文化、家庭文化、人伦节日体系的新共识,现在需要普及这种共识,万众一心共同来重振伦理道德。

(作者系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宣传部原部长、著名学者)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