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群团工作的四个创新(2)

加强群团工作的四个创新(2)

创新保障机制

推动群团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群团组织能否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物质和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对群团干部的源头建设,即通过“选”“派”“招”“考”等渠道选人,充实和加强群团干部队伍。“选”就是从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为群团干部队伍储蓄后备力量;“派”就是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群团组织任负责人;“招”就是把经过基层历练的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选招到群团部门工作;“考”就是面向社会通过公务员统一考试,选招群团干部。与此同时,以提高群团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加强群团干部的教育培训;以交流任职、选送挂职、基层锻炼、参与党政中心工作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优秀群团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二是创新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以制度化的财力投入为重点、特别是以政府投入为重点的财力投入保障机制。根据目前我区市、县、乡镇普遍存在群团工作经费不足、基层群众活动阵地缺乏的情况,政府要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于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予以专门立项。要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财力、物力投入机制,多途径解决群团工作财力、物力不足问题。三是建立完善横向交流与合作工作机制。建立工、青、妇组织定期工作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经验借鉴,实现资源互通共享与合作。建立完善群团组织与党政各部门、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机制,通报交流情况,争取各方理解支持。建立完善群团组织与人大、政协机关工作联系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群团人大代表和政协界别委员优势,加强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主动及时发声。

创新活动方式

提高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

群团工作从机关化、行政化、娱乐化向服务化、社会化、信息化转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自身工作转型,通过创造性工作激发发展活力、赢得群众信任。各级群团组织要准确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精心谋划,主动融入,团结动员群众围绕中心任务建功立业;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进同群众的深厚感情。群团工作要坚持把团结动员群众干事创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等,作为工作的主抓手抓好抓实;活动载体要多元化,通过开展主题鲜明、易于操作、富有特色的活动,推动工作的有型化、具体化、实效化。在工作运行方式上,要从封闭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指导、管理、服务的方式转变,从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格化方向转变,从短期见效的“大呼隆”,向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新机制转变;积极探索推进网络群建模式,提高网上群建工作水平,即强化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建设,实现群团舆论宣传阵地在互联网及手机终端主流媒体的有效覆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实施“互联网+”为载体的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开辟群团工作新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即在政府简政放权、职能转移过程中,涉及公益性、专业性、社会化的部分公共服务项目,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群团组织承担。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整合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和融合,以此为平台,拓展发挥作用的空间,激发工作的更大活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