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用合作夯实战略互信(3)

中美,用合作夯实战略互信(3)

中美合作解决不了所有全球性问题,但没有中美合作,一个全球性问题也解决不了

袁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中如果携手,世界定会不同。中美合作解决不了所有全球性问题,但没有中美合作,一个全球性问题也解决不了。伊核协议之达成,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体现。放眼看去,两国在反恐、防扩散、伊核、朝核、阿富汗、苏丹、索马里等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逐年深入,在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更是亮点频出。去年底中美两国元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历史性协议,对今年底巴黎气候变化会议的成功无疑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展望未来,中美应该在共同捍卫或塑造世界秩序、共同构建新的亚太地区秩序方面展开真诚沟通,进行务实合作。毕竟,中美关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于这对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而具有全球性意义。

沈丁立:中美都是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各自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地区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深受地区局势的影响。随着中美地区利益的深化,双方益损也在更多交汇,因此中美都能从地区稳定中获利,也都从地区动荡中受损。两国关于地区发展和稳定利益的一致,驱动着双方就解决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开展合作,分享责任,相向而行。

樊吉社: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的互动方式具有“红绿灯”效应。中美之间有很多合作,也有很多分歧。中美之间的诸多分歧或者争议多涉主权问题,这些议题政治敏感,妥协空间有限,通常属于潜在的对抗源,可将这些分歧归为“红色区域”,它们短期内不容易获得妥善解决,但两国已在过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双边分歧。中美在地区议题上也有不少分歧,但这些分歧并不像双边争议问题那样敏感,它们属于“黄色区域”。中美在地区议题上有妥协空间,如果处理得当,中美有望缩小分歧,拓展共同利益;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分歧也可能成为新的对抗源。在全球性议题上,中美共同利益较多,分歧较少而且敏感度较低,这属于合作前景广泛的“绿色区域”,这些议题包括中美共同应对防扩散问题、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流行病问题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非一日之功,这需要中美两国拓展“绿色区域”的合作,做增量建设;增加“黄色区域”的合作,逐渐将部分属于“黄色区域”的议题转化为“绿色区域”问题;有效管控“红色区域”的分歧,并尝试化解这些分歧。实际上,在过去10多年中,中美两国在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日渐增多,崛起的中国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正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其他国家对“中国威胁”的顾虑随之减少。

包道格:中美至少还需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合作:一是在富有远见的领导人层面上的合作,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和国际机构中包容对方;双方领导人需要展示追求经济改革的决心,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二是双方务实解决具体问题的合作,包括网络安全、东海以及外商投资环境等问题。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能为国际事务做出贡献的领域正在增加。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在减少碳消费方面取得了初期成果。在反恐、传染病防治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中美可以进行有效合作。

黄靖:中美之间的许多问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世界意义。一方面,中美在处理双边关系问题时,不能也不会仅仅考虑简单的“你得我失”,而必须从全球利益的角度来决定进退。另一方面,世界上任何重大问题也必然牵涉到中美的重大利益和关切,因而也必然导致中美间的磋商与合作。毕竟,零和游戏的基础是双方泾渭分明的壁垒森严,以及非此即彼的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样的情况在今天的中美之间已不复存在。

中美关系以及在全球事务上的合作,仍面临严峻挑战。其根本原因是两国在政治制度、价值理念、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高度差异。这导致了中美之间战略“不互信”的常态。正因如此,中美定期举行的战略与经济对话、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定期高层互访与交流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毕竟,只有制度化交往才能巩固和发展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才能有效管控中美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防止这些矛盾上升到不可控的冲突层面,才能获取有条件的战略互信。

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安全方面的交流,制度化都应该成为双方努力的方向。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美间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毕竟,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双方不仅要避免导致冲突的零和游戏,争取双赢的合作与妥协,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边关系的制度化来将这样的共识转化为各种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有效管控双边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维尔纳·魏登费尔德:世界地缘政治正在面临越来越多根本性的挑战:经济、贸易、环境、安全、移民和人口问题。在这些领域里,美国都将必须与中国寻求合作,沟通对话,交流思想。从世界政治学的高度和广度出发,美国只能在与一个大国合作的前提下寻得进展,他们最终会找到这个大国、也只能是这个大国——中国。

卡维·钟吉塔翁:中国很愿意为一个更为广泛的、平等的国际秩序做出贡献。中国是全球治理领域的新参与者,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规则的迅速支持和接纳,充分表明了中国同样能够创造出基于秩序的规则和透明的运行方式。这种努力已经起步并将不断发展。随着未来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对于中国有着很高的期待。

安迪·怀特菲尔德·奈特:目前的和平崛起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联合国还是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中,中国的话语权都大大增加。中国未来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对话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记者崔寅、俞懿春、李博雅、张朋辉、张志文、冯雪珺、王海林采访整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研究助理李洁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