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臧峰宇:严以律己 立身之本与成事之基(4)

坚持严以律己,就是要把三件事情放在心上。第一,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李瑞环同志曾经对这个问题有很精彩的一个说法。他说,群众最可敬。因为群众中有很多智慧。毛主席也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要想当群众的先生,先得做群众的学生。我发现老百姓在生活中有很多办法,或者用他们的话说有很多“道道”。这些办法和“道道”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生活中最朴实的规律。我们处理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可能还真得问道于民。这是第一点,群众最可敬。第二,群众最可爱。因为我们的人民群众真是太好了,有来自本心的和谐元素。第三,群众最可怜。因为群众中有很多大量实际的事情可能还没有处理好。最后一个,群众最可畏。因为历史终究是人民群众的。这是第一个,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这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心上。我们所说的律己,如果不是一句空话的话,我们会发现它终究是通过讲规矩和守纪律来实现的。一个没有什么规矩意识、藐视纪律的人,也就无所谓律己。

第三,要把历史和现实放在心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今天的历史。我们既要能够重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又要注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有很多挑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危机意识、风险意识。而这只有通过律己,首先确认提升自我的前提,才能够做得更好。

同时,在今天强调“四个全面”这样一个语境之下,依法治国已经变得突出的重要了。因此,坚持律己,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纪律方面、规矩方面、道德方面或者价值观方面等的自律,另外一方面,我们更要强调法律的意识和法律的思维,不仅要知法懂法,而且要信法用法,法律是个大规矩,这可能在观念上有很大的一个改变。因为我们做理论的同志都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献中,我们以往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今天看来是需要发展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面对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在18世纪的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语境之中,这个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法律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不能保护穷人。所以,我们看反映那个时代,包括19世纪乃至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著名影片,比如说《雾都孤儿》、《悲惨世界》,会发现那个法律是存在的,甚至它是合理的,但它不能够保证大多数穷人的命运,或者说穷人在法律的实际保护之外。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就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很多的评价,提出了一条能够彻底改变广大穷人境地的一条根本的道路。而今天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谋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性发展的过程之中,法律至关重要。所以,这就是涉及到如何制定一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法律的问题,并使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很好的执行。所以,讲规矩、守纪律,实际上应该在法律意义上去理解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去理解讲规矩、守纪律,就会发现它实际上就是讲政治。一个讲规矩、守纪律的人就是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到这一点,就是刚才我们反复谈到的修身和律己的问题,就是要自律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律己和修身很经典的例子。我举几个跟大家分享。第一个例子是有一个叫杨震的人,后来人们把他叫做“关西孔子”“四知先生”。这个人到东莱去当太守,路过昌邑,之前他举荐过的王密在这个地方做县令。王密看伯乐来了,有知遇之恩,晚上就来见他,怀揣了10斤金子来赠给杨震。杨震一看给他这么多钱,觉得这不好。所以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我了解你,可你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我了解你,认为你这个人很贤能才举荐你,你怎么不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受贿的人呢?王密说了一句话,他说,“暮夜无知者。”他说,大晚上,这么黑,谁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杨震说了一句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叫没人知道呢?王密就很惭愧了,揣着这10斤金子就走了。这后来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所谓“四知”。    当时杨震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名字,叫“四知堂”。“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实际上是讲自律了。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很著名。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江苏徐州人叫山云,是个武将,被任命为总兵,镇守广西。他到广西之后,问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郑牢说,做将官的人并不计较贪和不贪,何况广西素行贿赂,我能不能贪一点呢?郑牢就说了八个字:“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如果在白色的袍子上弄了一点墨,怎么洗都是洗不干净的。后来,山云在那个地方就没有什么贪污的劣迹。

以上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严以律己正面的例子,而且这类的例子还很多。虽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很多不太理想的现象,但是清官的故事流传出来不少。当然也有反例,我举两个反例,第一个例子是说宋太祖。宋太祖是武将出身,爱好打鸟,因为打鸟而疏于政事。有一天玩兴正浓,谏官路过劝阻。太祖不仅不听,还给了这个谏官两弹弓,打掉了谏官的两颗牙齿。谏官要让史官把这件事情写入正史。这个时候宋太祖怕了,忙向谏官赔罪。我们要有历史意识,我们现实中的每一刻都是在铸造我们自己的历史。而且大家注意,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意味着什么?虽然后来帝王向史官赔礼道歉了,但史官还是把这件写进了历史。所以我们得敬畏历史。刚才我谈到说把三件事情放心上,把人民群众放心上,把纪律规矩放在心上,把历史和现实放在心上。如果不把历史放在心上,这是有后患的。这是宋太祖的一个反例。第二个是个故事,《醒世恒言》里面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这个例子挺好玩的。他说,唐朝有一个进士出身的人叫薛伟(薛录事),因病发高烧,梦到他自己高热难耐,突然间前面有一个大的河,他跳了进去,变成了一条金鲤鱼,看见渔翁垂钓。由于他是人化的,不是普通的鱼,明明知道这是钓钩,但是鱼饵实在诱人,犹豫再三,但是实在控制不住,最终张嘴咬钩被渔翁钓了上来。所以,《醒事恒言》的作者冯梦龙先生有一个点评,他说“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这是一种矛盾,是让我们纠结的地方,你看得清楚,不见得做得明白。关键是有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那是太简单的一个道理了,可是能不能把这个简单的道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可能是两回事。

这个故事让我就想起了另一个事。这是一个真事。在北极,爱斯基摩人是要捕杀北极熊的,可是爱斯基摩人怎么捕杀北极熊呢?有的朋友说无非是几个人联合起来把这个熊打倒,那可打不倒,这个熊太大了。所以,爱斯基摩人如果用手臂之力去抓北极熊,那不是抓熊,是被熊抓了。但是北极熊有一个缺陷被爱斯基摩人发现了。这个缺陷就是嗜血,比如说它抓住一个猎物,最喜欢就是喝它的鲜血。爱斯基摩人弄了一盆血,把很多的匕首放在血里面,在外面冻,血块一冻就冻硬了,把带匕首的血冰棒放在北极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北极熊纷纷都过来了,外面是血,看不到匕首。北极熊非常喜欢,就开始用舌头舔这个血,开始舔的确实是里面的血,而且很美味,舔到一定的时候,舌头就被冻麻木了,再舔的时候,舔的是匕首。这个时候冻僵的舌头去舔匕首,那是什么结局?北极熊还是大量地喝进去血,实际上这个时候它喝的都是自己的血。最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成了爱斯基摩人的猎物。这个故事讲的是熊,可是它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实际生活中某些的情景。有一些人所得到的那些东西是真正的一种所得,还是不断地消耗自我,乃至于失去了自我。这一点我想可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们在一些经验性的判断之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现实。我举几个老革命家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大家都熟知的,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当时在北大读书,吃住都在学校。那个时候中国物质还有些匮乏,李讷不经常回家,可是毛主席是不允许车接车送的,让她在学校里跟大家一样学习生活。有一次李讷就从学校回来了,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看李讷脸色不太好,问她,你怎么回事?怎么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李讷说,饿的。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都看到过这个情节,当时李讷回来之后,跟毛主席一起吃饭,做了几盘菜,菜都很简单。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一盘是炒马齿苋,李讷全都吃了,吃完之后还用开水把盘子都烫了一下,最后汤也都喝了。我当时印象中厨师说要不再做点什么,毛主席说不要做了。当时,李银桥设法搞了一包饼干,给李讷吃。毛泽东知道了,严厉地批评了李银桥搞特殊化。李银桥就说主席,你对自己要求是不是太严格了,别人家也给孩子送吃的。毛主席怒斥,他说,人家的孩子可以送,我的孩子不能送,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这样的故事在毛主席身上有很多,我只举这么一个例子跟大家重温一下。

另外一个故事,在很多地方也多次讲到。1963年,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也很差。周总理当时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谈到领导干部要过“五关”,第一关是思想关,第二关是政治关,第三关是社会关,第四关是亲属关,第五关是生活关。周总理要求别人这么做,他自己是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他和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生活的西花厅是个古老的旧宅。有一次周总理到南方去视察,他的秘书何谦就趁他视察期间,“先斩后奏”,简单把这个房子给装修一下,把一些旧东西搬走了,换了一些新东西。周总理回来以后大发脾气,让他必须把旧东西拿回来,新东西退回有关地方。而且不仅如此,还在很多地方做了严肃地自我批评。这可以看出这代人的自律。

我前段时间去上海,正好到了陈云故居,陈云故居的同志讲陈云同志也是这样。陈云同志有次跟警卫员说北京很缺水,不要经常地浪费水。他们家有一个浴缸,但是那个浴缸基本上是不用的。陈云同志给警卫员讲,说你知不知道这一个水杯的水够我洗一个头。我听了之后很受感染。当然,今天我们的物质不是那么匮乏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可是那代人那种自律的精神,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