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垂范践行“三严三实”(2)

率先垂范践行“三严三实”(2)

钉钉子,做到有板有眼。要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须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念的规划措施,变成具体行动和实际效果,关键在抓落实。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抓落实,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锤子要硬、钉子要实、落锤要准。要用好准劲儿,找准钉位发力,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关键部位钉钉子,要抓住难点、聚集疑点、选准突破点,力求一钉到位,稳固一方;要用好实劲儿,“实打实”是钉钉子的基本特点,只有用实劲儿,出实力才能锤到钉进,任何假劲儿、虚劲儿、滑劲儿都会在钉钉子中露出马脚;要用好狠劲儿,面对坚、硬、杂客体,要有无坚不摧、无缝不入的狠劲儿,善于集合众力,一钉到位;要用好韧劲儿,用“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标准检验钉钉子的实效,只有把钉子钉到位,钉得牢,才能使其持续发挥抗冲击、抗撕扯的作用。

扯袖子,做到有礼有节。“扯袖子”是一种关心,“扯”谁的“袖子”?是“扯”与自己身边的人的“袖子”;“扯袖子”是一种帮助,一个人往往对自己的一些不恰当、甚至错误的说法、做法,意识不到、感觉不着,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提醒一把,无疑是一种帮助;“扯袖子”是一种责任,去“扯袖子”的人不是看到家人、同事、领导或部下有缺点、错误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而是作为一种责任去认真履行;“扯袖子”是一种勇气,在现实社会,说好话、唱赞歌的多,也有许多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有不少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在这种情形下的“扯袖子”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作为党员干部的“袖子”要及时“扯”,随时修正错误;经常“扯”,形成一种常态;互相“扯”,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凝聚合力跨越发展。

织笼子,做到有章有法。践行“三严三实”,优化政治生态,就要织笼子、立规矩,强化制度保障,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依制度理财的工作格局,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真正以制度“无缝隙”、权力“无疏漏”,确保权力行使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易腐败。一要为“笼子”上锁,把钥匙交给人民,让人民成为守笼人,让权力在群众监督下运行;二要让“笼子”通透,确保阳光能照射,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潜规则”没市场,让“走后门”没机会,让“不廉洁”遭唾弃;三要为“笼子”通电,增强惩治严肃性,让党员干部不越底线、不触红线、不碰高压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忠诚、干净、担当,将“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努力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