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
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潇
白皮书以“改善民生造福各族人民”的显著标题,突出展示了新疆民生建设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凸显了民生建设对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意义。
在新疆,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生的持续改善打下了基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立了“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把为各族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白皮书用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从就业渠道拓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推进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在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领域取得的进展和现实状况。
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社会保障领域社会关注的突出热点问题和群众呼声强烈的民生实事要事,不断完善政策,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针对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深层次矛盾和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关爱特殊群体,如“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解决“五七工”等集体企业人员养老保险、增加农村“四老”人员及村干部补贴等等,使各族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切实得到了实惠。
连续多年实施民生工程,使各级党政干部将“民生意识”融入实际工作,切实树立民生优先理念。作为民生工程重要方面,基层组织和阵地建设的开展,使乡镇和社区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巩固了社会稳定基础。在实施民生工程过程中,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坚持“好人让基层干部当,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干部作用,使民生工程项目成为提升执政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疆积极践行“让老百姓的生活充满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的诺言,努力以民生建设的实际成效筑牢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