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和农民在一起的“三重身份”(2)

李克强和农民在一起的“三重身份”(2)

一亩地要播几斤种子?植株密度呢?一亩多少株?

田头的玉米植株已经超过一人高,沉甸甸地挂着一根根金黄的玉米棒。曾经当过大队支书、在田间地头干过重体力农活的李克强对这样的场景丝毫不陌生。他像一个种庄稼的“老把式”一样熟练地摘下一根玉米,拨开外皮,仔细观察里面细密的种粒。

“看这玉米颗粒饱满、没有缺损。”总理问道,“这是你们自己的新品种吗?”

一旁的长葛市农技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胡金环告诉总理,这是河南一家公司推广的新品种,一株玉米只结一根玉米棒,但每根玉米棒的种粒密度特别高。

李克强随即化身为一个“农科专家”,连连发问:“一亩地要播几斤种子?植株密度呢?一亩多少株?”

“现在一亩地要播5斤种子,植株密度是3900株。”胡金环说。

“我记得过去一亩地种玉米要种五六千株吧?看来通过推广新品种,现在地‘稀’了,但产量却大大提高了。”李克强说,“这个品种你们要好好研究。我听说还有更先进的研究成果,能把每亩的植株密度降到3000株以下。植株少一点、棒子多一点,这样日照吸收更好,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李克强登上收割机。图片来自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