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世界和平的宣言书(4)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藏着解决冲突的东方智慧,包含着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体现了中国外交新理念,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三是美越由敌变友关系极大改善。2015年7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首次访问白宫,突显两国关系的进展。美国《纽约时报》7月6日以“美越正以惊人速度接近欲联手对付中国”为标题刊发文章称: 在过去的几年里,越南和美国走到一起的步伐之快,就连两国和解的策划者也感到吃惊。美国和越南的老兵以前是敌人,如今却一起坐在木质野餐桌上,吃汉堡包和辣椒,聚会播放着清水合唱团的音乐。一个月后,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又于8月6日对越南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可见,近年来美越两国关系发展速度之快。美越两国1995年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在美越关系正常化20年后,推动两国走到一起的地缘政治因素其实是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和越南希望联手来抗衡中国的崛起。越南还希望美国在亚洲部署更强的军事力量。目前共有12个国家参与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其中包括越南和美国。越南方面认为,这个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是绕过中国,与美国开展更多直接贸易的诸多方式之一。

四是与印度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为了全面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近年来美国加强了与印度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美国视印度为亚太地区的“动力源、安全提供者与领导者”,鼓励印度超越地界,与美国联手塑造亚太格局,并有意通过军售加强两国的军事关系。2013年8月、9月,美国分别向印度出售了145门M-777 超轻榴弹炮和10架C-17“环球霸王-Ⅲ”战略运输机。美国对印售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内军火商牟利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希望让印度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一枚棋子。2015年1月25日至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成为首位两次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并首次作为主宾出席了印度“共和国日”庆典。这是奥巴马在过去几个月内与印度总理莫迪的第4次会见。这在过去是绝无仅有的。在此次会谈中,美印两国抛出“亚太联合战略构想”,建议重启美、印、日、澳安全合作关系,并第一次就南海自由通航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总之,中国周边聚集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矛盾和热点问题,军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中国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肯定会打破旧有的平衡,导致周边国家心理的不平衡,引发一些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只要我们坚持既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当今这种和平稳定的周边军事安全环境不会改变。

(三)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主席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外交新理念,有助于构建中国所倡导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命运共同体的不断阐释,不同场合中,共计60多次谈到“命运共同体”。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藏着解决冲突的东方智慧,包含着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展现了为永久和平奠万世基业的广阔视野。以包容之心缔结友谊,以互利互助实现发展,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中国理念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高度契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在事关世界走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共同击败了法西斯主义的侵略。70年来,世界各国逐步超越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国与国紧密相连,彼此依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意味着要减少偏见、歧视、仇恨和战争。对全世界而言,需要认识到暴力战争不会带来任何利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视野治理国家,而不是以竞争的意识治理国家,虽然非易事但唯有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人类才有希望。

此次中国邀请50多个国家参加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凸显出中国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诚意。有49个国家应邀出席“9·3”纪念活动,其中包括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此外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总统朴槿惠应邀来华全程参加“9·3”纪念活动。

而朴槿惠总统冲破压力来华受到礼遇,也凸显中韩关系的进一步热络。朴槿惠在天安门城楼紧邻习近平和普京,可以看作是东北亚局势摆脱冷战结构的标志性事件,这是韩国勇于摆脱外部大国眼色,勇敢作出外交抉择的结果。

韩国外交的烦恼根源在于,每当美中之间出现互不相容的争执时,韩国就会在最大的盟国美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之间受夹板气。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问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韩国政府优先考虑经济利益,不顾美国反对决定加入亚投行。朴槿惠对中美外交奉行的是“安美经中”路线,即安保问题与美国携手,经济上重视中国。

此次“9·3”纪念活动,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来华,但不影响中美之间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如果大家留心一点就会知道,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日阅兵式进入最后倒计时之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访华,这绝非偶然。赖斯选择此时访华,很有看点,至少传达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赖斯作为白宫的一名高级官员在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前一周访华,平衡了美国没有派遣更高级别官员出席阅兵仪式的尴尬。二是近期受到南中国海问题、网络攻击影响下的双边被外界解读为中美之间分歧和矛盾的增大,赖斯此行,对外传递出表示中美关系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已到了临界点,今天的中美依然是合作伙伴,两国关系的本质仍然是合作对话。三是赖斯访华最终的议程无疑是为习主席访美提前铺路,为敲定习主席在美国的国事访问做最后的准备。

当今的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意义超越双边范围,具有全球战略意义。中美建交36年来,双边关系历经风雨考验,应该说目前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美中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体,合作有很多优势,对抗两败俱伤。两国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具体问题上,双方在实现这个愿望的途径上有分歧,有时也会造成紧张关系。

(四)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政治承诺。

作为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中国绝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将在一如既往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捍卫人类正义的国际道义责任,让永不再战、持久和平的信念薪火相传,这是饱经战火之苦的世界心声,也是中国以国之盛典向胜利致敬的深远意义。

习主席在讲话中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既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庄严宣示,也是实现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队第15次较大规模的裁军行动,也是继1985年百万大裁军、1997年50万裁军、2003年30万裁军的又一次大手笔的裁军行动。

可以说,在盛大阅兵典礼上宣布裁军,没有比这更好地表达中国向往和平、捍卫和平的决心和方式了。这一决定,向国际社会清晰而又坚定地传达出中国爱好和平的心声。这表明,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举行“9·3”阅兵不是秀肌肉,更不是对他国的威胁。和平是需要珍惜和捍卫的,而只有一定的、足够的力量,才能捍卫和平。在外部安全和军事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宣布裁军,更可以看出这一决定之难得。

对于此次裁军,用习主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要“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换句话说,在彰显坚持和平的决心的同时,中国捍卫和平的能力依然需要继续提升。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力量保证。这次改革裁减军队员额将分步实施,重点将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裁减淘汰部队冗余人员和陈旧装备,最终将于2017年底基本完成此次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