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总理的会,需要格外备足功课
2014年2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伊始,李克强总理就语气沉重地说:“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
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拟出台的配套措施做了汇报。当他汇报结束准备离开发言席时,李克强说:“你先别走,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随后,总理指着汇报材料中的每项措施逐一问询:“这几条措施以前就有同样的政策,这次是不是准备加大力度?这几条措施是新推出的,设计合不合理,有没有做过足够的论证?”
凡问题涉及到相关部门的部长都依次做了回答。有的问题,李克强连续追问十数次,直到彻底理清每项措施实施的具体指标和年份才肯结束。他强调:“凡是落到纸面上的每一项措施,相关部门事前都要有充分的科学论证。政府说到就要做到,决不能放空炮!”
这种密集而专业的追问,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另一个显著风格,也推动了本届中央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准确。而对于每位参会的国务院部门负责人而言,应对总理专业细致的提问,也是会前必须做好的准备。
一位参会的部门负责人曾向媒体感叹:“参加总理的会,需要格外备足功课。”
今年6月4日的常务会议讨论研究“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的方案。李克强在会上连续发问:“社会信用代码的科学性,你们论证过吗?论证中是否有大的分歧?”“新版证(照)的成本谁来承担?”
他还指着手中的材料继续追问有关部门负责人:“材料中写‘个别领域有特殊困难的’,可以推迟实施改革。什么领域会有‘特殊困难’?”
李克强强调:“这是便利老百姓的改革,一定要把好事做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