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全天候”反腐击破“伪规律”)
不是周一,也非周末。10月7日深夜,很多人的手机收到了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打虎”信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而就在节前,他还公开出席活动。
在舆论持续关注一些关于反腐的“伪规律”破产的同时,又总结出了“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的规律。这一次,“老规律”与“新规律”一起破产。
那么,“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十八大以来,有哪些形形色色的“伪规律”破产?反腐败的真正铁律到底是什么?
伪规律1 退休等于“安全着陆”
案例:“以前总认为干部退休后就进入了‘保险箱’,没想到退休后‘带彩’打牌也要被处理。”近日,湖北省老河口市退休干部黄某因在一家茶馆“带彩打牌”,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公开通报。之前,一样在家开始“颐养天年”却被查的还有湖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阳宝华。
点评:“退休等于安全着陆”,不少涉贪腐的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想法,“五十九岁现象”、“最后捞一笔”等现象就是这种想法的具体化。这一“铁律”破产将会产生一种“责任终身”的从政责任导向,进而荡除一些不良的官场习气,形成更加良好的政治生态。无论“老虎”、“苍蝇”,只要发现违纪线索和问题就彻查到底的做法表明,退休了仍是党的人,不仅仍需按党的纪律和规矩办事,还要为在任时出现的问题负责。
伪规律2 “刑不上大夫”
案例:在当下的语境中,所谓“刑不上大夫”其实意指“刑不上‘常委’”。然而,随着周永康的落马,这个似乎最难撼动的“铁律”也瞬间破产。细心的人发现,官方通报中,周永康这位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已经连“同志”都不是了。所谓温故而知新,不妨再重读一遍通报全文:“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点评: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周永康的落马足以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绝不是唱高调,共产党人反腐败是决心坚定、说话算话的。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周永康自己也表示:“对我问题的依纪依法处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