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五道杠少年捐2万奖学金,应点赞
武汉“五道杠少年”捐2万政府奖学金见诸微博后,用4个字来形容微友的态度: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无论高调还是低调,只要是为社会真金白银的捐赠,都应该点赞,从而鼓励更多的人进行慈善。大家还应该形成一种对社会有益的共识:不捐赠,却对捐赠者指手画脚的,动机未必都是善意的。
此前,大家曾经见过乞丐给灾区捐赠,结果获得大赞。其实乞丐捐赠1块钱,和我们捐赠1块钱,从数量上和价值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人的尊卑而使这1块钱改变数量和价值。不过当时乞丐获大赞的时候,我还想,把不劳而获的钱进行了捐赠,难道比通过劳动挣来的钱还光荣?
有人辩论过,是有1万元的人捐赠9000元有意义,还是亿万富翁捐赠100万有价值。其实,捐赠和钱多钱少关系不大,只是人的一种爱心,是一种对公益的态度。事实上,有的人非常富有,却不喜欢捐赠;而有的人相对贫穷,却慷慨解囊。
陈光标有一本书叫《陈光标如是说》,里面有4篇我赞扬陈光标高调慈善的文章。只要是真金白银的做慈善,无论怎么去捐赠,社会都应该点赞。武汉“五道杠少年”捐2万政府奖学金也是真金白银,所以我们应该点赞。别人做坏事,我们要指责和批评。如果做好事,再有人去指指点点,那么就会打击那些好人的积极性,社会正能量就无法形成。
“五道杠少年捐2万”的善举值得尊重
四年前在微博爆红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现如今将他的2万元奖学金慷慨捐赠于他人,如此满满的善心是很多同龄的青少年所望尘莫及的。出生于工薪阶层的他愿意关注同学们的生活疾苦,愿意把自己获得的2万元政府奖学金拿出来帮助他的同窗,此等善举理应得到全社会的赞许和尊重。
然而,这样一则少年慈善义举的新闻,却引来了不少人的非议。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是网络炒作和当下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但愚以为我们不能用不怀好意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一行为。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很多家庭富裕的孩子只知道吃喝玩乐、坐享其成,而相对于这样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来说,却可以做到将“善心”化为“善行”,无疑是值得很多孩子去学习的榜样。不管他作出此举的出发点是什么,哪怕其中只有一丝一毫的爱心成分,起码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燃眉之急。更何况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且难以做到应保尽保,这一背景下的慈善更值得拥有掌声,更值得我们全心全意去呵护。
据了解,黄艺博自六七岁开始就积极参加公益慈善活动,也曾是武汉市社区民政系统年龄最小的扶贫帮困、爱老助幼的志愿者和小义工。单从这一点看,黄艺博本就乐善好施,而很多人将其与追逐功利的假慈善相提并论,如此对比似乎有些欠妥。其实慈善本义是在慈悲心理驱动下的一种善举,慈善的初心也是为了帮助困难的他人,而那些“伪慈善”却只是顶着慈善之名,未行慈善之实。想必那些仅仅“论迹不论心”的慈善人在看到这一纯真善良的少年时,内心也会有些许羞愧吧?
由此想到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的命运和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梁启超先生希望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多些关注,多些呵护,多些扶持。因此,对于“五道杠少年捐2万”之举社会应该少一些唏嘘和感叹,而是为这一少年投以嘉许鼓励的目光,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同时更要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路上心怀善心,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路勇敢光明地前行,真正让“慈善种子”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