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党规“公开课”的看点在哪儿?

党纪党规“公开课”的看点在哪儿?

从10月8日起,南京市纪委开设了这样的党规党纪“公开课”:“课堂”上,把违法违纪当事人当众“亮亮相”,听听他们的含泪“忏悔”,“讲一讲”这些人违反党纪法规的来龙去脉,并由纪委解读剖析他们哪些方面违纪了,党员干部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这一做法在全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廉政一直是国家民众追求的目标。它的实质是崇尚廉洁的价值取向,使各级干部不断地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一方面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方面按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不断创新和强化党纪党规教育。但像南京这这样的党纪党规“公开课”,在全国还未曾有过,非常具有借鉴价值。

从设计上看,“公开课”具有较多的“看点”。“公开课”打破了以往反面警示教育与正面纪律教育“两层皮”的常规格局,采取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的编排方式,让人在如同“看戏”般的熏染中接受教育、受到警示。如在“当事人‘亮相’”板块,对违纪违法人员点名道姓,公开原所在单位;在“案情回放”部分,再现违纪违法事实,还原案件本来面目;在“纪委‘有话说’”环节,由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点出当事人的“违纪违法点”和犯罪“触发点”、强化人们的警觉意识;在“忏悔声声”环节,让当事人“现身说法”,请听课人员一起“听一听”含泪的“忏悔”。

从实效上看,“公开课”具有较大的“震点”。如何才能真正唤醒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使其做到“不想腐、不愿腐、不敢腐”?这就要求必须找准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对象,使廉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公开课”发布的17起典型案例,都是南京市近年来查处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案件。他们中间职务最高的是副处级,比如街道副主任,区级机关副局长、城管中队长,拆迁组组长,林业站长等等。这些人虽然职务不高,但却与群众生活“关联度”很高,是老百姓眼皮下天天看得见的“党员”、平时接触最多的“干部”,他们的作风好坏、廉洁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形象。所以,用身边的人来教育身边的人,就是“公开课”的“震点”所在。试想,以往经常在一起工作或者相对比较熟悉的人,突然间就成了反面典型了,这还不令人感到“震惊”和“震撼”吗?

从范围上看,“公开课”具有较广的“受众点”。以往的廉政教育,大多带有一些什么的色彩,要么是组织领导干部“自说自话”、做做强调,要么是组织党员“鹦鹉学舌”、上情下达,很少有群众参加。与之不同的是,南京市纪委不仅将“公开课”里讲授的“违纪案例”“纪律解读”,汇编成“口袋书”,发给全市党员干部;而且还在《现代快报》、《南京日报》等10余家媒体开设专栏,设置“专题课堂”。既让全体党员干部都能接受到别开生面的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也让广大读者、广大群众了解了党纪党规的“红线”,接受了规矩意识的熏陶。这样一来,群众就可以轻松地知道哪些是违纪违法现象,怎样向纪委举报了。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是党的生命,治党之重器。创新生动的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震慑力,就需要像这种以媒体为“课堂”,“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公开课”。南京市“公开课”给我们的启示是:做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既要立足根本,又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