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更要牢牢把握新闻传播的领导权

新形势下更要牢牢把握新闻传播的领导权

还是让我们先从中国的“9·3阅兵”说起。

一位中国前外交官,就美欧发达国家和政府领导集体“缺席”,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地评价说:从道义上讲,当年在亚洲及太平洋战场与中国一起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美国,如果总统不来至少副总统会来吧?没有,反法西斯主战场的欧洲除捷克总统外,没有一个国家派出领导人参加中国阅兵式。这表现出西方国家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番话,引起了绝大多数中国网民的强烈共鸣。

借用一位五角大楼官员的话说,阅兵式给了中国展示军队现代化成果的机会。由于和美国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向美国在太平洋西部的霸权发出了挑战。这让西方大国领导人不得不认真考虑:如果受邀,要不要去北京。如果我们观察西方主流媒体的反应便知,西方对中国的崛起,则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

来或不来,我们的阅兵都照常举行且非常成功,这极大地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和理念,中国在阅兵中展示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体现了中国保卫和平的能力。这些成果并非是拜西方所赐,而是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依靠人民的力量而取得的。这是最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的地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中国的发展成果,为世界和平贡献了巨大力量,但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却对中国的善意视而不见,对中国的成功之路选择性失明。受西方媒体选择性报道的影响,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是不全面、不客观、不具体的,这让中国依然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中。

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所主导的舆论,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妖魔化和攻击,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中国的新闻体制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手段,宣扬西方的“新闻自由”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竭尽所能地进行渗透和颠覆。而国内的一些公知大V则与之唱和,使得部分网民随着这种论调起舞,不满我国现有的新闻管理体制,盲目迷恋西方的所谓高度自由的新闻体制,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必须予以分析和棒喝。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