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美国的自留地与中国的对策(3)

TPP、美国的自留地与中国的对策(3)

面对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应该怎么办?

1950年代,中国经济曾经高度依赖苏联,1960年代苏联撤退时,中国经济遭受严重困难。从那以后的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以内循环为主:一方面,积极与美国接触,希望引进美国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始终强调把稳经济主导权。虽然不能充分利用境外的资源,但是对美苏的依赖性并不大。两个超级大国除了武力威胁,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是也付出了代价,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对外依赖性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只要中美经济关系紧密结合,美国就难以使用经济手段打击中国。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当对形势美国有利时,美国希望中国全面开放,积极向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渗透,当对形势美国不利时,美国就划出自留地,开除中国,围堵中国。

这次的TPP协议说明,不论中国怎么表白,美国还是坚信修昔底德陷阱。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已经开始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该考虑被美国经济圈开除以后应该如何应对了。

减少对美国经济圈的依赖,是根本解决手段。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美国的资金和低端技术,依赖美国市场的原因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需要大量向海外出口,增加就业。中国目前的经济困境,一是资本过剩,二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需要向往输出资本和商品。实际上,两者的原因都是贫富差距过大。如果能够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就能极大缓解就业压力,也不必大幅度向外输出资本和商品。

向外扩张经济圈是辅助手段。只有本国驻军的势力范围,才是可靠的经济圈。在别人的经济圈内发展,随时可能被别人整合或开除。只有自己武装,才能确保自己的经济圈的稳固,以及自己在经济圈中的地位。世界各地遍布的美军要塞,是美国经济圈的基础。现在看,战争扩展经济圈的手段再次复活了。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发动了代理人战争。叙利亚战争,俄罗斯直接上阵。可以预期,未来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过程,必然也离不开武力。

对中国来说,减少对美国经济圈的依赖,改变国内分配结构,减少贫富差距,加强经济内循环,同时稳步扩张属于自己的经济圈是大势所趋,应该未雨绸缪。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