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提出的严格要求
严以用权,严字是关键。严字当头,突出了三个方面的“严格”:第一,要严格区分公私界限,从思想上、行为上杜绝以权谋私,拒绝各种特权;第二,要严格依法办事、严守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三,要严格接受人民监督,时刻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及时加以改进。
严以用权的三个“严格”,包含着对权力的使用提出以下严格的要求:
敬畏权力。要做到严以用权,就应该坚持用权为民,心存敬畏。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清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样的权力是神圣的、高山仰止的。对手中的权力要有畏惧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
慎用权力。要负责任地行使权力,谨慎用权是前提。谨慎的要求是,必须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做调查研究。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
为公用权。每一个官员都要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座右铭。用权为公,一定要守住公与私的分界线,坚决防止市场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一定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是用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的手段,每一个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手中所有的权力也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依法用权。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权,使权力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给权力运行“划红线”、“布雷区”,让权力在安全线内运行,也就是在权力周边形成各种警戒的“高压线”即法律。
履责用权。权力和责任是紧紧相连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作为。一个干部要扎实履职尽责,要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的要求,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一定要把权力当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不能认为“权力给我带来欢乐、带来幸福” 。
务实用权。严以用权和干事创业不是对立的。有的人不敢用权,有些地方出现了懒政怠政,使权力处于休眠状态。对这种“权力休眠”,必须出重拳、用重典。也就是对那些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又不想担责的干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促使他们务实用权。如果你是权力的休眠者,那你就休息,腾出位置来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刚直用权。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特别是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掌权者要有骨气,讲气节,用权也要不媚俗、不阿谀逢迎。要像海瑞那样,行使权力,刚直不阿,具有牺牲精神。
阳光用权。要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规范化,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制度;同时,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权力。各级干部现在应该非常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工作——不怕人家关注着你,成为聚焦的中心,因为权力的运行是公开的;要习惯于在“放大镜”下工作,权力怎么使用,不怕横挑眉毛、竖挑鼻子,哪怕放大了看也不会有什么瑕疵,经得起检验。
廉洁用权。作为一个官员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但管得住自己,也管得住老婆、小孩和身边的人。习近平同志要求官员心有戒尺,干净做事,要像焦裕禄那样廉洁律己、廉洁用权。
公正用权。公平正义是权力使用的根本标准。权力乃公器,官员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一定要做到公正,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而有失公允。权力更不能任性,任性的权力一定会破坏公平公正。权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公正,只有公正,才会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