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趋向分析

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趋向分析

一 2014年经济困境再次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致命弱点

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6%,延续了前两年增速下滑的趋势,资本外流达1 510亿美元,通货膨胀高达7.2%,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标准普尔将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由BBB-降为BB+,即“垃圾级”,并将其评级展望定为负面。这是标普公司近10年来首次将俄罗斯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1]。2014年已成为俄罗斯经济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更为严重的是,俄罗斯经济的不景气将可能持续发酵。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2014年11月的悲观预测,在石油维持在60美元一桶的前提下,201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3.5%-4%。而根据高盛投资银行相对乐观的预测,2015年俄罗斯经济将下降1.5%-1%[2]。2016年的经济也不容乐观。

2014年俄罗斯经济下降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受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拖累;二是石油价格自2012年4月以来不断下跌,累计跌幅已达50%;三是乌克兰危机和欧美国家不断加码的经济制裁。

制裁不会使俄罗斯经济崩溃,因为欧美国家此次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程度大致为25%左右[3]。但制裁实实在在地又一次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两个致命弱点:经济高度自然资源化和市场严重外部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额占到俄罗斯2013年出口总额的68%和联邦预算收入的50%[4],大量资源不得不被配置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出口领域。虽然凭借油气出口,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却长期处于国际分工链的低端环节,不得不捆绑于发达国家市场,受制于西方大国的政策挤压,客观上成了发达国家经济的“人质”,以致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周期总是由石油和资源价格所决定。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估计,仅2012年4月以来的油价下跌,就使俄罗斯蒙受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损失。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