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意见七亮点(2)

聚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意见七亮点(2)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解决“有高原缺高峰”困境:重点扶持原创、个性化创造,避免过多过滥重复改编

在祝燕南看来,对文艺领域来说,创作阶段是最重要也是最艰苦的环节,同时也面临一定的经济风险。“必须提高在这方面的组织化程度,在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中,把该做厚的地方做厚,该做实的地方做实,确保创作环节无忧,生产链条不断,有效解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他说。

根据意见,扶持的重点是基础性原创性环节和富有个性化的创造,避免过多过滥的重复改编。于平认为,通过专项资金或基金对文艺繁荣发展加以扶持,抓住这两个重点,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为网络文艺正名打气立规矩: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当今,网络原创文艺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策源地,蕴含并快速积累着巨大的文化力量和引导能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说,网络文艺打通线上线下的文艺空间、打通文艺与各行各业的壁垒、打通文艺的各个产业链接,构成“互联网+”的新型发展格局,带来数字革命和智慧文艺。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是意见一大亮点。意见提出,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同时要求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祝燕南认为,这些措施和要求一方面为网络文艺正名,打开了发展的空间,一方面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打气,使之成为网络文艺发展的领头羊。同时也提出,网络文艺并非“法外之地”,规范传播秩序时不我待。

引导文艺工作者处理好义利关系:既看作品也重人品,从管理机制上杜绝“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

繁荣发展文艺,意见还全面考虑并细化了激励机制。

一是从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着眼,引导文艺工作者处理好义利关系。“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前,在义与利面前,首先要有正确而果决的第一选择,同时要有使两者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智慧,这是对道德品质和能力水平的重要考量。”祝燕南说。

二是把文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此构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从管理机制上杜绝“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这是一条针对性很强的政策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力透纸背。

三是落实国家荣誉制度,让成就卓著的文艺工作者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这方面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确定合理的酬劳标准,而非任由市场竞争去决定。”祝燕南说,“这件事既涉及到文艺工作者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关系到义利观建设,更影响到社会风气和青少年价值观引导,要高度重视,拿出可行办法。”

四是加强和改进文艺评奖管理,严格评奖标准,既看作品也重人品。于平说,运用好文艺评奖这一杠杆,引导文艺家淡泊明志、志存高远;独上高楼、宁静致远;让文艺家明确“作品是立身之本”,作品的生命力在服务人民,激励文艺家创作“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