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藉路透社采访透露“七大战略信号”

习主席藉路透社采访透露“七大战略信号”

2015年10月18日,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接受了路透社采访。针对一系列不乏刁钻的难题,习主席逐一予以切中要害的回答,再度彰显举重若轻、从容不迫、自信冷静的大国领袖风范。采访共计“十问十答”,扼要则有“七大战略信号”。

一是高度评价英国政府对华务实积极政策,强调中英共同利益与战略共识驱动双方对接发展战略,致力于两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习主席强调指出,英国表示愿做“对华最开放的西方国家”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也完全符合英国自身的长远利益。英国正以实际行动欢迎中国崛起可谓顺势而为,相对于某些西方大国的口是心非乃至逆流而动、极力围堵中国,英国的做法的确显得高明和睿智。

当前英国政府制定了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宏大计划,这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有很多合作契合点。中国愿同英国一道,秉持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提高合作水平,拓展合作领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中英关系和中欧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二者均面临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机遇。英国是欧盟重要成员国,中英关系新发展将为中欧关系全面推进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是为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和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呐喊助威。

习主席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突出优势”是处于全球产业链中游,高铁、核电、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好,符合很多国家需求和承接能力。中国愿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把各自“比较优势”衔接起来,实现联动发展。

习主席强调“在商言商”,不能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政治化”,不要带着偏见看待中国企业。中国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但强调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持续增长,有关机构测算将超过1.25万亿美元,这将为中英合作提供更多宝贵机遇。两国企业还可以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的“三方合作”,把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结合起来,共享发展机遇。

三是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相关问题释疑解惑。

习主席强调中国提出筹建AIIB的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他指亚投行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其规章制度和运作要由各成员国协商决定,“并不是中国一家说了就算的”。而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谈判过程中,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秉承开放、包容、专业、透明的原则,达成了高质量的协定文本,53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经签署了协定。该《协定》在很多方面借鉴了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做法,同时还有所突破和创新,如明确写入了“公开、透明、择优”的遴选管理层原则,是一项区别于现有主要多边开发银行章程的创新之举。亚投行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合作互补”关系,中国“积极评价并欢迎英国加入亚投行”,愿同包括英方在内的各意向创始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为亚洲和全球发展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