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藉路透社采访透露“七大战略信号”(2)

习主席藉路透社采访透露“七大战略信号”(2)

四、中国将继续扮演“负责任与谦虚的大国”。

习主席强调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将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共同发展的促进者、国际合作的推动者”,他明确表示,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针对路透社“中国是否会有朝一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警察,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尖锐问题,他心平气和地指出,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努力,不是想成为所谓的“世界警察”,更不是要取代谁。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五、积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充分体现“发展中大国”的担当。

习主席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多作表率,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中国宣布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年年底召开的巴黎大会将对“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作出安排,各方要最大程度展示诚意,聚同化异,相向而行。中国愿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巴黎大会如期达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

六、耐心解释中国光明正大的“南海政策”,理直气壮说明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

习主席首先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也符合地区国家和人民共同期待,中国的这一战略选择没有变,也不会变。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作为南海“域外大国”,惟恐南海不乱,一再指责中国在南沙岛礁正常的建设活动,不断“放风”说什么“要派军舰进入中国南沙岛礁的12海里之内”,公然以“炮舰政策”威胁中国,企图在中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喧宾夺主。对此,习主席义正词严地指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不应当受到怀疑和指责。南海是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南海和平、安全、稳定。“中国不愿看到南海生乱,更不会主动制造混乱。”中国将继续同南海周边邻国一道,通过机制对话“管控争议”,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积极探索通过“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他并敦促“有关方面”也应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七、以事实和大势主动化解外界误读过虑,为中国经济“打气加油”。

针对近来外界对中国经济“唱衰”的论调,习主席强调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是在经济总量10万多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其带来的“增量”比前几年两位数增长还要多。更何况中国同国际市场密切关联,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前景十分光明”。与此同时中国还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拉动中国同世界经济共同增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