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

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

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当代青年,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多样,但在部分青年人中却存在着对于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越来越陌生甚至排斥的现象,这使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不熟悉。老一辈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对一些青年人来说更多意味着“代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仍像当年毛泽东所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不少青年虽然掌握的知识多了,对西方的了解增加了,但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却不熟悉、不了解,在谈论马克思主义时讲的多是“外行话”。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存有排斥与逆反心理,与其话语体系渐行渐远。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在部分青年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现象。他们既没有认真研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看待与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一些大学的课堂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被边缘化程度甚至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相当一部分青年虽然关心国家发展,却不熟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虽然关心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却不了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的责任和地位。部分青年在学历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却在相对下降。

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牢固。当代青年大多是吃着洋快餐、听着外国流行音乐、看着美国大片长大的。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年代,无法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难以亲身体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指导一个身处深重灾难的民族一步步走向解放和富强的;更不了解他们今天沐浴着的光明,是多少革命前辈在黑暗中历经重重磨难,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加之西方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青年仰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信仰缺失。因此,当代青年迫切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多读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以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二、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影响

首先,不利于为社会主义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而不像苏联和东欧一样发生和平演变,关键在青年。未来青年能不能扛起社会主义大旗,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根本在于我们党要教育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使青年了解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不学习、不信仰、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科学思维,就不可能理解社会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会在西方推行的思想文化渗透这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斗争中迷失方向,成为俘虏;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将后继无人,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将面临崩塌,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建设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将付诸东流,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当代青年中能否确立,将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败,这决非夸大其辞。

其次,不利于传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的科学真理,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思想保证,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指导思想,是立国、治国、强国之根本。如果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就无法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中国“失传”、“断代”,后继无人。马克思主义能否为当代青年所接受和传承,不只关乎青年本身的理想信念,而且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加强对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第三,不利于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用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让全世界都接受西方“普世价值”,是西方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时刻企图遏制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从军事包围、武力打击、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到文化、价值观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冷战结束后,西方的战略已从“消灭”社会主义转向“演变”社会主义,从武力打击转向文化渗透,从着眼对当代人的打击、恐吓、威胁,转向着眼未来,吸引、收买、离间、腐蚀青年,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上个世纪,西方在对苏联冷战的同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导致其最终解体。如今,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已转向社会主义中国,并且瞄准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值得高度警醒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不少人早已习惯了商品丰富的现代生活,欣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糖”与“蜜”的诱惑和影响下,部分青年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再清醒,也难以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惕。因此,当代青年如果缺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仰,就没有能力去识别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会在反和平演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下阵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