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百姓心中的“十三五”民生图景(2)

全面建成小康——百姓心中的“十三五”民生图景(2)

 “民生全面保障”

免费享用三菜一汤的午餐、听义诊人员讲解保健知识……坐在长春市“幸福里”助老之家洒满阳光的屋子里,83岁的老人陈树生感到心中敞亮。

长春正积极尝试居家养老“定制化”试点,将80周岁以上的老人定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每人每月给服务补贴,这项试点有望继续扩大,让更多的老人安享晚年。

在陈树生看来,小康就是“老了能有个依靠,病了能有人管。”

什么是小康?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大学生说,小康是毕业不用发愁找工作,每月能有稳定的收入;

农民工说,小康是等到干不动的那一天,能回老家养老;

……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就是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小康。

“民生保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基。”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刘迟认为,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人民福祉的提升。完善社会保障,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是小康社会重要价值标准。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老龄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时期,民生保障更需要全面、细化,范围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将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农家子弟上得起学,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唯分数论”逐步淡化;

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2020年将实现全国统筹,无论生活在农村、城市,都将有基本保障;

城乡低保、棚户区改造配套、学前教育、全民健身等民生领域将进一步加强;

……

“全面小康需要坚实而全面的社会保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未来五年,完成各项民生指标压力不小,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任务不轻,要将民生指标逐项分解细化,采取强力措施一项项落实。

可以预期,“十三五”时期,越来越多的民生领域将创新体制机制,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