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4)

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4)

四、中国的实践为历史发展总趋势提供了有力证明,也为前进中的社会主义不断提出新的课题

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这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邓小平1986年说过:“十亿人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十亿人的中国坚持和平政策,做到这两条,我们的路就走对了,就可能对人类有比较大的贡献。”(25)他说,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

近百年前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又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科学社会主义还灵不灵?历史是不是会终结于资本主义?一时似乎又成了问题。对此,邓小平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26)从那时以来2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没有被压垮,社会主义没有被压垮。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使世界各国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看到了历史进步的前景。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的。今天的中国走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沿,必然不断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在世纪之交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经济总量跃升到了世界第二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践已经证明它是成功的。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实践和认识总是有限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总是比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中国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的难题。例如,在经济方面,如何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方面,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里,怎样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反对腐败,防止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在思想文化方面,在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国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存在的大量令人忧虑的现象表明,这些问题不能说已经得到解决。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7)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8)1993年,他又不无忧虑地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间问题就会出来(29)。毋庸讳言,当年邓小平担忧的这些问题,现在并没有解决,有些还更加严重了。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主义就会遭受挫折,就存在倒退的危险。中国发生的这些问题,是世界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必然遇到而未曾解决的问题。好比走路,谁走在前头,谁就会先遇到问题,就要首先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自己去趟路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这样的探索,无论是过程或结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失误的教训,都是值得珍惜的财富。这也是中国的实践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