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扶贫”不抛弃、不放弃

对待“扶贫”不抛弃、不放弃

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并于今年第一个扶贫日之际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部署社会扶贫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在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不是白纸黑字写的那么容易就能实现,这项工作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同一个目标奋进努力。由于我国的地大物博的地理位置现状,导致各地区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针对各自的扶贫工作也是因地制宜,逐个对待,不能笼统地去看待。因此,这项任务的难度和时间的持久度是考验一个党员干部的关键时刻。尽管面对贫穷的状况不一,但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找困难点、抓突破点,逐个击破,一一解决。

习近平主席年初在云南调研时,说道,“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的。扶贫项目既是为官者的一日工作,更是一辈子的使命。只有时刻铭记老百姓的需求,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严要求、一种高标准,再困难也难不住我们的群众干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