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八千七百多万党员、在十三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就掷地有声地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考察时,进一步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一个最大亮点。
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正如有专家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
转变作风——“抓常、抓细、抓长”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下决心推进作风建设,出台了“八项规定”,提出了反对“四风”、“三严三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启了党的作风建设新征程,将其推进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为全党加强作风建设掀开了新篇章。
中央领导同志带头示范,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努力,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所规范的内容大大拓展,正由最初的改进考察调研、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出访活动等方面,不断向推进公车改革、治理超标办公用房、规范高级干部公有住房管理、清理“裸官”和“吃空饷”、清理整治高尔夫球场等诸多领域拓展延伸。最新数据显示,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8.2万起,处理党员干部10.9万人。
针对党内“四风”等问题,2013年6月,中央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一大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在这之中,杜绝“节日腐败”是反对“四风”问题的有效突破口。两年多来,中央抓住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下发通知,严禁公款购买月饼、贺卡、年货等节礼。与此同时,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使出“撒手锏”,在保持狠刹“四风”高压态势的同时,于节日前后点名道姓通报典型案例,加大对案件的公开力度。“集中曝光典型问题,对违法违纪者形成了有力震慑。”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作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随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可谓是思想、作风、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委主要抓住集中学习、专题党课、专题研讨、查摆整改4方面的工作。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所在单位、所在地方、所分管领域讲党课,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和市县委书记也纷纷走上讲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开展研讨,聚焦不严不实问题,认真查、仔细找,立行立改。
不论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反对“四风”、践行“三严三实”,都使得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加浓厚,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为明显。但这些都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
习近平同志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世间事,成于严,做于细,作风建设也是如此。“抓常、抓细、抓长”,有的放矢、直指要害,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中,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