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全民小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1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
首先是覆盖的人群要全面。要覆盖13多亿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小康是要惠及13亿人民的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其次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全面小康应覆盖所有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可见中国的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小康”,还必须是“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会小康”、“生态小康”。
再次是发展要全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要全面,一方面,中国现在发展进入新时期、新形态。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持续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已经连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孕育着革命性的转变,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要真正走上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要瞄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做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要全面。关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注重人的发展,体现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体现的也正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
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主席开创性地制定出精准扶贫战略并把扶贫减贫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就任总书记三年来,去的最多的就是贫困地区,每到一处总是支持、扶持贫困地区发展,鼓励贫困地区人民奋发奔小康。如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同志到云南调研,专门把独龙族的群众请到宾馆接见并对他们说:“我来见大家,就是鼓励你们再接再厉,也是给全国各族人民看: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他多次对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