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助推新型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是亚欧“命运共同体”,这也昭示着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产生。这一模式以互惠互利为准则,推动亚欧各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寻求共同的利益,并致力于破除宗教、文化、制度、领土等问题上的分歧和障碍,共商、共建、共享和共赢是这一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无论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模式。
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下,亚欧各经济体可以加强货币流通,扩大主权货币的深度合作。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形势日益明朗,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代表性差、国际协调难、关键国货币易超发等各种弊端不断显现。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更有利于各国货币政策协调、更具代表性的多极国际货币体系。亚欧大陆及其邻近国家集中了世界六成左右的GDP和一半左右的贸易量,拥有上海、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世界知名金融中心,英镑、欧元、瑞士法郎、人民币也都是世界重要的货币。在“一带一路”这一极具包容性的国际大平台上,任何愿意合作的经济体,都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到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中,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携手打造“货币命运共同体”,发挥多种货币的协同作用,共同完善现有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进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以促进世界金融稳定。
从全球金融稳定的角度看,世界各国都是“利益共同体”,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世界主要货币负有共同的责任。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只有让人民币更加开放,才能深化国际合作;只有让人民币更加稳定,才能为世界所接受。近年来,各种货币互换协议和清算协议的签订、资本市场开始的逐步对外开放、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都使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很大成效。未来,随着债券市场的放开、资本账户的开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将更进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一带一路”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将使人民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到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建构当中。并且,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相对稳定,也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使以互利合作为基准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世界经济走向繁荣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