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发展新变革开拓发展新境界

引领发展新变革开拓发展新境界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不会变也不能变;但发展战略必然也必须因时而异,因势而变。

经过60多年的高歌猛进,中国发展站上了新台阶、有了新起点,更重要的是中国发展也进入新常态,遇到新挑战。如何让发展一以贯之,让发展战略有的放矢,是“十三五”规划必须面对的“赶考”。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给出了“标准答案”,这就是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变革,开拓发展新境界。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的是对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反映的是对奋斗目标及其要求的深刻把握,凸显的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及其宗旨的自觉践履。

创新发展,甩掉世界经济低端打工者的帽子

这些年来,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价格总是提高不起来,中国产品给外国的印象就是廉价货;我们为别人的品牌加工的代工费用不到市场利润的2%或3%,有的甚至只有千分之十几。而且就算我们可以接受这种低价格,国际社会不仅不感谢、不领情,反而给扣上倾销的帽子,老用反倾销的手段制裁我们。这种模式反映到国内的生产领域,就是工厂始终不敢提高工人的工资,只要提高一点工人的工资,工厂就没有了基本的利润,也就没有办法生存。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在国际产业发展中占领制高点,那么我们有可能越发展越可怜,越发展越成为世界的最底层。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的窘境,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离开创新发展是万万不行的。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还是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乃至“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等这些在五中全会中浓墨重彩提出的发展战略,都是旨在为创新发展打造新引擎,营造新环境,开辟新舞台。

协调发展,胸怀一盘棋,妙手弹钢琴

过去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速度快了,质量效益就要打折扣;投资出口高了,消费就顾不上了也不去关心了;城市越来越繁华,农村的乡愁却越来越远。可是没有了质量和效益最终也不会有速度;一味高投资,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可花了,一门心思出口国际市场好像也开始碰壁了;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没跟上,麻烦更大,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要摔跟头的。

五中全会提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把中国发展作为一盘棋,强调的是发展的整体性,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弹钢琴”的高超战略。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协调发展还体现在现实与未来的协调,当下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协调。由于“十三五”规划完成之日便是全面小康建成之时,五中全会当然要部署如何不打折扣、货真价实地实现全面小康,但这一研究不是就小康谈小康,而是以更长远、更前瞻的眼界与思维站在奠基全面现代化的高度上收官全面小康。因此五中全会既着眼于解决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未雨绸缪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扫清障碍,添砖加瓦。如何更好地积蓄发展的后劲、涵养发展的潜力、做好发展的衔接等等这些着眼于5年后、10年后甚至30年后的“棋”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体现得很充分。

绿色发展,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一些地方的经济是发展了,但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越来越恶化,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蓝天白云日渐离我们远去,青山绿水快成了我们的记忆,脚下坚实的大地则被挖资源挖成了空洞开始下沉。而且,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会授人以柄,成为国际社会有事没事找中国茬的借口。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既是一个已经跨过低水平、粗放式发展阶段经济体的自然选择,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自觉担当。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