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选择”经济分析(2)

“逆选择”经济分析(2)

在我看来,理论的魅力不在解释个别现象,而是要解释一类现象。这样掌握了理论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导致逆选择的约束为何呢?我的答案是“价格锁定”。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价格锁定”一定会出现逆选择;但反过来则可肯定,有逆选择就一定有价格锁定。换句话讲:若价格不被锁定,市场不可能有逆选择。

是这样么?应该是。这些天日思夜想,感觉此判断不容易被推翻。比如上面提到的各类逆选择案例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却都是由于价格锁定。何以见得?为方便分析,不妨就用以上案例来验证我的推断。

劣币驱逐良币,当年格雷欣指出的原因是,两种货币中由于一种货币贬值,当其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格时,贬值的货币继续流通,价值相对高的另一货币会被储藏。我的看法,这里逆选择的关键不在货币贬值,而在法定价格被锁定。若一种货币贬值后法定价格能及时调整,劣币不可能驱逐良币。

旧车市场的逆选择,阿克洛夫认为是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事实上,对买卖双方来说,所有商品信息皆不对称,可为何新车市场没有逆选择而旧车市场却出现逆选择?究其原因,是买方锁定了价格。想深一层,若卖方能按质量差别定价,买方怎会锁定均价?去市场查访一下就知道,逆选择在真实旧车市场并不存在。

保险市场有逆选择我不否认,但原因也是价格锁定。保险公司面对众多的客户,收集客户真实信息不仅难,且成本非常高。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与其支付过高的信息成本,倒不如锁定均价更便捷。由此看,保险市场的逆选择是保险公司经过成本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再有,劳工市场的逆选择,症结也在劳动力价格(工资)锁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需要压成本,但由于工资存在刚性,工资不能减企业只好裁员。而高薪员工的工资高,一旦裁员这部分人自然首当其冲。设想一下,假若员工集体同意减薪(价格不锁定),企业不裁员,劳工市场也就不会有逆选择。

最后看婚配市场,剩女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择偶标准(价格)不固定,婚配市场必靓女先嫁,怎会有逆选择?真正困难的是那些假冒与走私产品,其逆选择不是因为价格锁定,而是非法经营,即使调正品价格也不可能杜绝,故对制假、走私等得靠政府依法打击。

回到现实,我们可得如下启示:第一,市场逆选择是价格锁定的结果,如当下某些落后产能未被淘汰就与价格锁定有关;第二,凡是由价格锁定造成的逆选择都是市场选择,考虑到相关约束,其中有些具有合理性,无需一概排斥;第三,但凡不由价格锁定的逆选择皆非市场选择,政府应该制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