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四大战役” 全面建成小康(2)

打赢“四大战役” 全面建成小康(2)

第三大“战役”:“淮海战役”,这是一场“产业转型战”。这场战役对于能否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多个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省市,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资源丰富,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之一。这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的成功经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种子”和“风向标”作用。

第四大“战役”:“渡江战役”,这是一场“农村脱贫战”。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所致,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如果细看我国的经济版图,不难发现,如果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比以北地区发达,收入较高。这种南北差异并非我国一家所有,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地缘差异”。这一次的“渡江战役”,不是由北向南进发,而是由南传导北上,把南方的经济活力及勃勃生机的创新精神,复制推广到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趋稳,发展方向明确。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达到8%。2014年中国GDP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的服务业产值已经突破经济总量的一半,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打赢“四大战役”,不能忽视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服务业如互联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如同各种“护卫舰”和“补给舰”,为实体经济提供护航作用。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必须发展好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打赢“四大战役”,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只要我们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彻底解决各领域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来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