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雨花烈士精神内含共产党的原动力
在国际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今天,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内核与支撑的精神大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避免精神蜕变,这已经成为当下政治建设的头等大事。一定意义上,雨花烈士精神中就蕴含着共产党的精神原动力,因而需要深入研究,有效利用。
第一,确立雨花精神具有强化和引领党内成员乃至社会大众的作用。当下中国,不管是党的集团还是社会大众,都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虚无和信仰缺失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党无以提升执政能力,民族无以走出更远,遑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看到问题的要害,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十分重视信仰信念问题。他在河北省委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2015年上半年又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直接针对雨花烈士精神的指示,更反映出引导人们追寻精神之源的意图。虽然我们不能复制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但从他们身上弄清信仰的本质、路径,意义已经显著。
第二,确立雨花精神可以拓展革命史追问。探究雨花烈士的精神品质和源泉,原本就是党组织为集团内的成员提供精神净化的“伊甸园”,同时提供思想空间和认识路径。我们经常讨论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问题,一个政党合法性来自多个方面,至少一个方面是“从哪里来”。比如,窃取与拚搏,为集团利益与为大众利益,帮会式维系与信仰信念维系,其间差异巨大。中国共产党属于后者不成问题,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当代人对历史并不清楚,加上各种思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因此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追寻,通过追根溯源,厘清源流,以求引领价值观。
第三,确立雨花烈士精神还可以起到突破理论瓶颈的作用。当下出现了严重的置疑共产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的现象,置疑者中除个别“异见人士”,绝大多数人是因疑惑所致。因为我们的理论滞后已经和必然导致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其中三个方面更为关键:一是世界政治生态变化瓦解了支撑信仰必须的神圣感。革命有流血牺牲,因此而产生神圣感,进而强化信仰,执政没有或较少出现牺牲,因此影响到信仰。二是利益关系发生变化而异化精神追求。检验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精神境界的高下,根本在于利益予夺,革命时期党和其领导的军队牺牲自己为人民谋利益,根源于信仰信念和性质宗旨,但也存在战争环境的迫使,执政后党仍然没有独立人民之外的利益,但党的成员有利益,有利益就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在制度设计上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导致信仰为利益所瓦解。三是旧有的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了的世界。信仰最重要的是有实现的路径,过去的路径是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那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必须找到新路,否则共产主义必将符号化,失去吸引力,这需要理论突破。总之,当我们真正弄清雨花烈士信仰基础,也便认清与当下的差异,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突破的方式和方法,上述问题也便迎刃而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