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一)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一)

——第二届“法治中国论坛”发言摘要之一

编者按

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并将在“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期间发挥引领、调节、规制、保障作用。由光明日报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主办、“明政智库”承办的第二届“法治中国论坛”于11月1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三五”期间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以及如何通过法治方式、途径和程序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本报今天摘登与会专家的发言精要,为各界从多个角度学习、理解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供参考。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石亚军

  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至关重要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石亚军

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至关重要。能否顺利推进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关键取决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适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最终取决于政府职能如何科学配置、政府监管如何规范实施、政府服务如何精准利好。

2013年3月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了以根本转变政府职能为标志的历史性阶段,一步步沿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路线大力推进,从国务院到乡镇政府,各级政府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自己的命、削自己的权、剥自己的利的浴火重生。

一切改革的起点都是在权力配置上定位,由此向承载权力的职能、机构、制度、政策,运行权力的程序、方法、手段、技术,派生权力的特权、异利、潜规、恶序等领域和方面延伸。实践中面临的各种困惑源于制约改革走向的若干理论问题没有在起步前得到前提性解决。一些政府在推动改革时热情高涨,却在各种困惑中显得力不从心。在理论上对各种涉及放与留、放与接、放与管之间实现科学分界、上下呼应、前后衔接、深度契合、同频共振的问题,给出让人心中有数的说法,成为各级政府切实提高改革的含金量,避免在职能转变和权力转移中玩数字游戏、做表面文章、搞虚幻业绩的共同诉求。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在实践中阅读改革。

阅读改革,要阅读经济和社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与政府过度干预的行政壁垒的矛盾产生出改革的第一需要,只有在对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中才能把握矛盾的冲突点和第一需要的针对性,从而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具有鲜明色彩的时代背景。读懂了经济和社会,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场。

阅读改革,要阅读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统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全局性方案,凝练了改革的战略谋划、根本理念、总体目标、基本策略、重点要点,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整体统一的方向感。读懂了中央和国务院精神,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子。

阅读改革,要阅读基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改革举措。来自行政权力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和行动,往往最具改革的需求意识、问题意识、项目意识,他们采取的措施生动地演绎着改革的剧目,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具体操作的目标感。读懂基层的举措,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点。

阅读改革,要阅读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反映各种改革诉求的心声。由此陈述的事实、案例、数据,最能说明政府管理的问题是什么,尤其是症结在哪里,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富有针对性的着力感。读懂各类主体的心声,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心。

阅读改革不能忽视阅读政府管理的现实状况和改革实践。这就需要走一条实证研究的路径,深入到各级政府管理的现场,了解政府行使职能的流程、方式,体验政府改革的成果和问题,这样才能激发研究改革的学术智慧,夯实为改革提出有效对策建议的学术底气。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